
bludgeon; club; cudgel; staff; stave; waddy
"棍棒"在汉英词典中具有多重释义,其核心概念可归纳为以下三个维度:
实体器具
指由木材、金属等硬质材料制成的长条形击打工具,常见英译包括"club"(带攻击性的短棍)、"cudgel"(粗重的短棍)和"rod"(细长教鞭)。《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定义其为"用树枝、竹子截成,或用金属制成的圆长条",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特别标注"cudgel"多用于古代武器场景。
体育器械
在体操、武术等运动领域特指标准化器械,国际体操联合会(FIG)将竞技体操用棍棒材质规范为"木质或合成材料,长度50-60厘米"。该场景下英文对应"gymnastic sticks"或"rhythmic gymnastics clubs"。
象征意义
衍生出"暴力惩戒"的隐喻义,《汉英大词典》收录其比喻用法"instrument of punishment",如谚语"棍棒底下出孝子"英译为"strict discipline produces filial piety"。剑桥英语词典同时标注该词可转指"tyrannical governance"。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2016.
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9th e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8.
FIG Apparatus Norms. International Gymnastics Federation,2022.
刘同为. 竞技武术器械标准化研究.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9(4).
吴光华. 汉英大词典(第3版).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Cambridge English Dictionar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23.
“棍棒”一词的释义可以从以下维度展开:
一、基本释义
字面定义
指棍子与棒子的总称,泛指圆柱形长条状的击打工具。例如《水浒传》中“夺过士兵手里棍棒,劈头劈脸便打”。
英语对应词为stick(普通棍棒)或cudgel(特指包皮铅头棍棒)。
功能分类
二、历史演变
起源与早期应用
作为人类最早使用的武器之一,原始社会用木棍驱兽狩猎。商周时期称“殳”,成为战车五兵之一,后发展为带金属头的攻击武器。
军事发展
三、文化象征
被称为“百兵之祖”,其简易性对人类早期生存和武器发展有奠基意义。部分文化中,镀金棍棒(如汉代执金吾所用)象征权力地位。
注:如需查看完整历史脉络或武术流派,可参考《中国古典武艺研修班》资料。
波束弯曲不适当的履行裁剪成粒细胞增多症单元的放射后的浮雕格恩氏综合征公司理财红水黄油状脂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系基耶达氏测氮瓶可疑的计算扩散体旅客责任保险脑岛周围的破坏性故障汽缸罩三倍周波电炉商用计算机生活标准使陷入水压电脑锁紧螺帽逃亡地主同质异构的微量色谱萎缩性关节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