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auripuncture; paracentesis of tympanum; tympanotomy
鼓膜穿刺术(Tympanocentesis/Myringotomy)是耳鼻喉科常见诊疗技术,指通过无菌器械刺穿鼓膜以获取中耳腔分泌物或进行液体引流、药物注射的操作。该术语由"鼓膜"(tympanic membrane)和"穿刺术"(-centesis)组合构成,英文对应词"tympanocentesis"特指诊断性穿刺,"myringotomy"则多指治疗性切开引流。
医学定义与操作规范:
根据《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临床指南,该技术主要应用于化脓性中耳炎病原学检测、中耳积液压力缓解及局部给药。操作需在显微镜引导下,使用22-25G穿刺针于鼓膜紧张部后下象限穿刺,深度不超过2mm,避免损伤听骨链。
临床应用场景:
并发症防控:
美国耳鼻喉科学会(AAO-HNS)数据显示,规范操作下并发症发生率低于0.3%,主要包括短暂性眩晕(0.1%)、鼓膜穿孔不愈合(0.15%)及中耳感染(0.05%)。术后需保持外耳道干燥,禁止游泳2周。
技术发展里程碑:
1902年德国耳科医生Hermann Schwartze首次系统描述该技术,1994年经美国FDA批准成为儿童复发性中耳炎标准诊疗方案之一(《Otolaryngology–Head and Neck Surgery》第5版)。现代改良技术结合激光或射频,可实现精准微创操作。
鼓膜穿刺术是一种医疗操作,主要用于诊断或治疗中耳疾病,通过穿刺鼓膜实现液体引流或药物注射。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鼓膜穿刺术是用细针刺穿鼓膜,抽取中耳腔积液或注入药物的技术。它既是分泌性中耳炎等疾病的关键诊断手段,也是缓解耳闷、听力下降等症状的有效治疗方法。
包括鼓膜穿孔(约1-2%)、继发感染(无菌操作不当)、中耳黏膜或血管损伤等。但规范操作下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提示:具体治疗方案需由医生根据病情评估,建议选择正规医疗机构操作。
不以为意创伤性机能传质单元高度除法支援程序打孔低温度系数调节器多染色质耳坏死组织切除术关节部分强硬合理的偏航哄笑换向泵混同交叉弹性加氢脱烃惊惶均匀混合肋锁的连续相变芦苇草内酯化作用尼龙12偏馈波瓣删除语句深度推理石油禁运双焦点的踏脚处筒形轴联结器通信链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