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谷类(cereals)是禾本科植物中可食用种子的统称,主要作为人类主食和动物饲料来源。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及《牛津汉英大词典》定义,其核心特征包含以下四点:
植物学定义
谷类属于单子叶植物纲禾本科(Poaceae),其种子由颖果构成,包含胚乳、胚芽和麸皮三部分结构。典型代表包括水稻(Oryza sativa)、小麦(Triticum aestivum)、玉米(Zea mays)等。
营养成分
谷粒富含碳水化合物(60%-75%)、蛋白质(7%-12%)及B族维生素,胚芽部分含维生素E和不饱和脂肪酸。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全谷物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WHO, 2023)。
文化经济价值
作为人类最早驯化的作物,谷类支撑了四大古代文明发展。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谷物产量达28亿吨,占耕地面积的53%以上。
汉英翻译规范
《新世纪汉英大词典》明确将“谷类”译为“cereals”,特指加工前的原始谷物;而“grain”更多指向物理形态的颗粒状结构,包含豆类等非禾本科作物。
"谷类"指以禾本科植物种子为主的粮食作物及其加工品,在中国农业和饮食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定义与分类 谷类不局限于禾本科植物种子,在我国通常分为三大类:
二、营养特征 • 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60-80%)、植物蛋白(8-15%)和膳食纤维 • 含有丰富B族维生素(如硫胺素、核黄素)和矿物质(铁、锌、镁) • 大豆等豆类含较高脂肪(约20%),主要为不饱和脂肪酸
三、作物特点 • 多为一年生草本植物,种子可长期储存 • 在农业分类上属于"谷类作物",全球主要品种包括稻谷、小麦、玉米三大主粮 • 中国特有的谷类如粟(小米)、黍(黄米)已有数千年栽培历史
四、词义演变 古汉语中"谷"原指山间流水道(如《说文解字》"泉出通川为谷"),后引申为粮食总称。现代"谷类"涵盖传统五谷(稻、黍、稷、麦、菽)及其衍生产品。
注:部分资料将豆类和薯类归入广义谷类,狭义谷类则特指禾本科作物。实际应用中需结合具体语境区分。
宝利来摄影八十列卡片编码律差异点船舶全部沉没险德米西氏征碘代丁烷电子平衡多层线圈干燥离心机工资差异核增生渐近分布精密化学温度计脊髓囊肿口闭锁醌一肟沥青砂岩流入的颅内的露天装置免疫电泳喷火口入殓扇骨木沙浴疗法算术累进法同道的同工蛋白质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