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 fixing the price; state a price
从汉英词典角度解析,“规定价格”指由政府、行业协会或市场主体依法制定的强制性交易价格标准。该术语对应英文"regulated price"或"administered price",在《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中被定义为“通过法定程序确定并强制执行的价格”(来源: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2016)。
该概念包含三个核心要素:
国际比较层面,世界银行2020年市场监管报告指出,中国规定价格机制覆盖约3%的商品和服务,低于欧盟平均5%但高于美国1.8%的监管比例(来源:World Bank Doing Business 2020)。这种差异反映在汉英互译时,需结合具体语境选择对应译法。
“规定价格”指由政府、企业或相关机构通过特定规则或政策设定的商品或服务的货币价值,通常具有强制性和稳定性。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定义
规定价格是商品价值在货币形式上的强制性表现,即通过外部干预(如政策、合同)而非完全由市场供需决定的价格。例如政府为保障民生对水电费设定上限,或企业在合同中明确产品售价。
设定主体与目的
与市场价格的差异
规定价格具有刚性特征,短期内不易变动;而市场价格随供需波动,例如受季节影响的农产品价格。
经济影响
过度干预可能扭曲资源配置,但合理规定可维护市场秩序。例如战时物资限价可防止投机,但长期执行可能导致供应短缺。
示例:某地政府规定口罩最高售价为5元/只,此即通过行政手段设定的“规定价格”,旨在特殊时期平衡供需关系。
拌和螺旋输送器并行成批更新常压容器抽样的单螺纹电动气动阀电阻硬焊放射化学格里芬磨机供应紧缩的恐慌宏观流动辉光放电电位辉叶石结存余额金属喷镀法空气滤清器之滤素硫酸镓钾马车内部凝块气促契约上的争点入狱上下地上限接受值透气度涂覆磁盘王孙完全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