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Cramer's splint
gram; gramme; overcome; restrain
【医】 G.; Gm.; gram; gramme
silent; tacit; write from memory
family name; surname
clip; nip
【医】 clamp; splint
克腊默氏夹(Cramer Splint)是一种医用可塑性夹板,在骨科和急诊医学中用于临时固定骨折或关节损伤部位。该器械由德国外科医生Bernhard Cramer于20世纪初改良推广,其名称来源于发明者的姓氏音译1。
该夹板采用金属丝网结构包裹软性材料制成,具有可弯曲塑形的特性,能够根据患处解剖形态进行个性化调整。临床应用中主要发挥以下作用:1)限制损伤部位活动,防止二次伤害;2)通过刚性支撑维持复位效果;3)为转运患者提供稳定保护2。根据《坎贝尔骨科手术学》记载,这种夹板特别适用于锁骨骨折、前臂骨折及手指关节脱位的初步固定。
权威医学资源显示,克腊默氏夹的标准化使用流程包括四个步骤:评估神经血管状态→塑形夹板→衬垫保护皮肤→弹性绷带固定。需注意每2小时检查末梢循环,防止筋膜室综合征发生3。美国骨科医师学会(AAOS)临床指南指出,该器械属于B类医疗器械,需配合放射学检查确认固定效果。
“克腊默氏夹”对应的英文为Cramer's splint,是医学领域的一种专用夹板,主要用于固定骨折或受伤的肢体部位。以下是详细解释:
定义与用途
该夹板以德国外科医生Bernhard Heine的学生或相关人物(具体来源待考证)命名,常用于急救或骨科治疗中,通过刚性支撑保护受伤部位,防止二次损伤并促进愈合。其设计通常为可调节的金属框架结构,可贴合肢体形状。
临床特点
历史背景
名称中的“克腊默”可能源于德语音译(如Cramer或Kramer),但具体发明者信息需进一步医学文献佐证。类似的夹板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欧洲骨科手术中逐渐普及。
若需更专业的医学操作指导,建议查阅骨科权威教材或临床指南。
玻璃体蛋白财产权胆囊弹性面电脑理论分配格光学平板谷氨酰胺故障预防哈金斯氏手术毫微克合签呼叫寻线机键混流甲醇分解假腭碱性青甲羟化物接近中心的结束时间基值柳树能注量葡萄球菌溶素球菌性须疮三相流化床神经径神听外侧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