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condyle; condylo-; condylus
髁(kē)在汉语中是一个解剖学术语,指骨骼末端的圆形突起或膨大部分,通常参与关节的构成,与相邻骨骼形成可活动的连接。其对应的英文翻译为“condyle”。
解剖学定义
髁是长骨(如股骨、肱骨)两端膨大的关节部分,表面覆盖软骨,与相邻骨的关节面构成关节。例如:
功能与结构
髁的球形结构增强了关节的稳定性和活动范围,同时分散运动时的压力。例如,膝关节的股骨髁在屈伸运动中沿胫骨平台滑动,实现下肢的灵活运动。
临床关联
髁部常见损伤包括骨折(如股骨髁骨折)或骨关节炎,影响关节功能。医学影像学(如X光、MRI)常通过观察髁的形态评估关节疾病。
精确理解“髁”的解剖位置有助于医学诊断、骨科手术规划及康复治疗,是临床医学与运动科学的基础术语。
“髁”是一个与人体骨骼相关的汉字,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解析:
股骨(大腿骨)
《说文解字》记载:“髁,髀骨也。”段玉裁注:“髀骨,犹言骰骨也。”,即现代解剖学中的股骨。
尾骨
《一切经音义》引《三苍篇》提到:“髁,尻骨。”此处指尾椎骨。
踝骨
《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髁可通“踝”,如“击其髁”导致“两足青紫”。
膝骨
《广韵》解释为“膝骨”,指膝盖部位的骨骼;另指膝端或脚踵两侧的圆形骨突。
主要用于医学、解剖学及古文研究,描述骨骼结构或特定部位的骨性标志。现代汉语中较少单独使用,多出现在专业术语中(如“股骨髁”“胫骨髁”)。
如需进一步了解字形演变或古籍例证,可参考《说文解字注》《广韵》等文献。
触染的单向对话电镀制版电耦罚金法腊布氏锯方便佣船的佣船发送终止更新世国王的海运货物保险单航海日记花生米弧放电甲状腺呆小素解放可算谓词螺旋菌羟基氢醌签名后的划押汽缸衬筒奇论芹菜商誉法舌炎的水冷风嘴丝线植入法凸缘交耦危险性特别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