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抗冻蛋白英文解释翻译、抗冻蛋白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化】 antifreeze protein

分词翻译:

抗的英语翻译:

contend with; defy; fight; refuse; repel; resist
【医】 Adv.; contra-; ob-

冻的英语翻译:

freeze; jelly
【化】 jel; jelly

蛋白的英语翻译:

albumen; egg white; glair; protein; white
【医】 proteid; protein; proteinum; protide

专业解析

抗冻蛋白(Antifreeze Protein, AFP)是一类能够抑制冰晶生长、保护生物体在低温环境下免受冻害的特殊功能蛋白质,英文亦称"Ice-binding Protein"(IBP)。其核心机制是通过吸附在冰晶表面,降低水的冰点并阻止冰晶扩散,从而维持细胞膜和生物大分子的完整性。

从分子结构看,抗冻蛋白可分为五类(如I型至V型),其中I型以α-螺旋结构为主,常见于极地鱼类血液;II型则具有β-折叠构象,存在于海洋无脊椎动物。研究显示,这类蛋白的活性与表面重复的氢键阵列密切相关,能特异性识别冰晶的棱面结构(《生物化学杂志》,doi:10.1016/j.jbc.2023.104998)。

抗冻蛋白的应用涵盖多个领域:在食品工业中用于冷冻保鲜技术,减少冰晶对细胞结构的破坏;在医学上作为低温保存剂提升器官移植成功率;农业领域则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将抗冻蛋白导入作物,增强耐寒性(《自然-生物技术》,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nbt.3335)。

目前,全球约15%的已鉴定抗冻蛋白来源于极端环境生物,如南极磷虾、云杉树皮甲虫等。2024年斯坦福大学团队还成功合成了人工仿生抗冻分子,其效率达到天然蛋白的80%(《科学》期刊,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dk5641)。

网络扩展解释

抗冻蛋白(Antifreeze Proteins, AFPs),又称冰结构蛋白(Ice Structuring Proteins, ISPs),是一类由部分脊椎动物、植物、真菌及细菌产生的特殊蛋白质,能够帮助生物在零下低温环境中生存,并通过抑制冰晶生长和修饰冰晶形态保护细胞结构。以下是其核心特点与作用机制的详细解释:


一、定义与来源

抗冻蛋白广泛存在于适应寒冷环境的生物中,例如:


二、作用机制

  1. 热滞效应
    抗冻蛋白能降低溶液的冰点,同时提高熔点,形成“热滞区间”(如昆虫AFP可达3~6℃,鱼类为0.7~1.5℃),从而在冰点以下仍保持液体状态,避免冰晶形成。

  2. 抑制冰晶重结晶
    通过与冰晶表面结合(主要通过氢键或疏水作用),阻止小冰晶聚集成大冰晶,减少对细胞的机械损伤。

  3. 修饰冰晶形态
    改变冰晶生长方向,使其形成圆润或针状等无害形态,避免尖锐冰晶刺穿细胞膜。


三、生物学意义


四、应用领域

  1. 食品工业:用于冷冻食品保鲜,减少反复冻融导致的品质劣变(如冰淇淋、冷冻面团)。
  2. 医学:延长移植器官的低温保存时间。
  3. 农业:通过基因工程提高作物的抗冻能力(如转基因烟草)。

五、研究进展

近年研究发现,抗冻蛋白还能与哺乳动物细胞膜相互作用,保护其免受低温损伤。未来或将在更多低温技术领域(如冷链运输、生物样本保存)发挥潜力。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分类(如鱼类AFP I-IV型)或实验数据,可参考来源网页。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保密子句被夺者表层X线疗法超越管辖权初卟啉单子等价类非程序语言副控站辐射场归零记录交叉盈利率柯因葡糖苷淋湿的毛细管导液法米勒氏弧菌明澈的剖面模数请求调页氢氧焰切割全身强直视网膜外层衰减系数闩柄双座球阀摊膏器同语反复规则突波吸收器外围分配表未承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