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 return-to-zero recording
"归零记录"作为汉英词典术语,其核心概念包含三层内涵:
工程学定义
指系统运行过程中将累积数值还原至初始状态的标准化操作流程(Zero Reset Protocol),常见于航天器姿态控制和精密仪器校准领域。例如嫦娥五号探测器姿态控制系统中,每秒执行120次微秒级归零操作确保轨道精度。
数据管理延伸
在信息科学领域特指数据生命周期管理中的清零审计机制,符合ISO/IEC 27040:2015国际标准要求的数据销毁验证程序。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将其定义为"可验证的数据覆写过程及对应的完整性日志"。
跨学科应用
该术语在金融交易系统(清算结算归零)、量子计算(量子比特初始化)和临床医学(医疗设备复位校准)领域具有差异化实施规范。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系统技术规范》要求每日交易终了后执行三级归零校验。
术语溯源可参考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2018年公布的《航天科学技术名词》第三版(ISBN 978-7-03-059476-5),其中第3.5.12条款对航天工程领域的归零操作程序作出明确定义。国际标准化组织官网的技术文档库收录有相关操作规范的技术白皮书。
“归零记录”这一表述在不同语境中可能有不同含义,需结合具体场景理解。以下是综合多领域信息的解释:
归零的基本定义
指将现有状态清除并恢复到初始值或空白状态的过程。其别称包括“清零”“清空”,均强调摆脱过往束缚、重新开始的理念。
记录的含义延伸
可能指两种情形:
技术领域
在汽车保养中,归零操作会重置保养提醒计数器,系统将重新记录行驶里程等数据,形成新的保养周期记录。
个人成长领域
心理学角度提倡通过归零心态(清空过往成就或挫折)来记录新的成长轨迹,如制定计划、复盘日志等。
哲学层面,朱熹“心大则百物皆通”的理念可关联归零记录——通过定期清空既有认知,以开放心态记录新见闻,促进思维更新。
提示:具体含义需结合上下文判断,技术场景侧重操作与数据重置,人文领域则强调心态与行为的新起点记录。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