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surface orientation effect
表面定向效应(Surface Orientation Effect)指晶体材料表面特定晶面取向对其物理化学性质(如吸附、催化、腐蚀等)产生的方向性影响现象。该效应源于晶体表面原子排列的各向异性,不同晶面暴露的原子种类、配位数及电子结构存在差异,导致表面能、反应活性等呈现方向依赖性。
定义
表面定向效应描述晶体材料暴露的晶面方向(如(100)、(111)晶面)直接影响其表面性质的现象。英文术语为"Surface Orientation Effect",强调晶体取向(orientation)对表面行为的调控作用。
物理机制
不同晶面原子排列密度、配位缺失(如台阶、扭折位点)及电子态分布不同,导致表面能、吸附位点选择性及反应路径差异。例如:铂(111)晶面对氧还原反应活性高于(100)晶面,因原子堆叠方式影响中间产物吸附强度。
催化科学
金属催化剂(如铜、铂)的晶面取向直接调控CO₂还原产物选择性。Cu(100)晶面促进乙烯生成,而Cu(111)更利于甲烷形成。
半导体器件
硅晶圆(100)与(111)晶面的载流子迁移率不同,影响集成电路性能。分子束外延(MBE)技术可通过控制晶向优化薄膜生长质量。
该效应是表面科学的核心理论之一,解释了为何纳米颗粒形貌(如立方体、八面体)显著改变材料性能。研究需借助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和表面X射线衍射(SXRD)等技术表征晶面结构。
权威参考来源:
“表面定向效应”是一个专业性较强的术语,结合“定向”的基础含义及相关领域知识,可做如下解释:
基础概念
“定向”指确定方向或目标的行为()。在化学、材料学中,常指分子、原子或结构在特定方向上的排列或作用倾向。例如,硝基取代基在芳香环上的定位被称为“硝基定向效应”()。
表面定向效应的含义
该术语可能指物质表面分子、晶体结构或官能团在特定方向上的有序排列现象。例如:
由于现有搜索结果未直接提及该术语,建议结合专业文献(如表面化学、物理化学领域)进一步确认具体定义及案例。若涉及具体领域(如有机合成、材料工程),可提供更多上下文以便精准解释。
百读不厌保险凭证杯吸法贲门位置测量器产量计算超临界流体萃取电导组电源分配对比密度顿斜分支比关闭时间寡言的横跨焰道家产处分睑板腺囊肿接收窗口久野霉素空断开关明细分类帐木屑压碎机热脆性三辊机三聚卤化硫氮商店出盘上诉通知神志丧失的双纤毛的税后净额的表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