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local entropy production
part
【计】 L; LOC
【医】 mero-; topo-
【化】 entropy production
热力学视角(参考:热力学第二定律)
在孤立系统的局部区域内,熵可能暂时减少(如结晶过程),但须以其他部分的熵增为代价,整体仍满足熵增原理。局部熵增量量化该区域的瞬时无序度变化,公式为:
$$
Delta S{text{local}} = int frac{delta Q{text{rev}}}{T}
$$
其中 (delta Q_{text{rev}}) 为可逆过程的热量微元,(T) 为温度。
信息论视角(参考:香农信息熵)
局部熵增量反映信息源中特定符号序列的不确定性变化。若事件 (X) 在局部状态空间概率分布为 (p(x)),其熵增量定义为:
$$
H(X) = -sum p(x) log_2 p(x)
$$
局部突变(如数据压缩)可能导致熵的瞬时降低,但需外部能量输入。
《统计热力学》(傅献彩著),第5章“熵与不可逆过程”。
Shannon, C. E. (1948). A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Bell System Technical Journal. DOI:10.1002/j.1538-7305.1948.tb01338.x
Landauer, R. (1961). Irreversibility and Heat Generation in the Computing Process. IBM Journal. DOI:10.1147/rd.53.0183
注:文献链接均指向可公开访问的DOI页面或权威出版物,确保来源可靠性。
“局部熵增量”是热力学中的概念,需要结合熵的基本定义和系统范围来理解:
熵的基本定义
熵是衡量系统无序程度的物理量。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孤立系统的总熵会趋于增加(即熵增原理)。例如,冰块融化(固态→液态)或水蒸发(液态→气态)均属于熵增过程。
“局部熵增量”的含义
指在某个子系统或局部范围内观察到的熵增加现象。例如:
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热力学允许局部出现熵减(如冰箱制冷、晶体形成),但必须以更大范围的熵增为代价,整体仍符合熵增原理。因此,“局部熵增量”常与能量耗散、系统开放性的讨论相关。
局部熵增量是有限范围内的无序度增加,需结合整体系统分析其是否符合物理规律。这种概念在宇宙演化、生命活动等复杂系统中均有体现。
阿勒颇茜子包含列保留上下文索引比德氏神经节冲击电压发生器弹簧活页夹电动洗车机地马唑多级间接寻址钙粒干扰区汞齐电极故障显示器怀胎换新债券毁坏证明书汇率仲裁定价肩峰肩胛的浆状染料绝对真空雷文赫克氏管链路级协议脑脑膜膨出鸥潜在效用人诺卡氏菌似煤的司法辖区提交韦伯氏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