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萘英文解释翻译、联萘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化】 binaphthalene; binaphthyl; dinaphthalene
分词翻译:
联的英语翻译:
couplet; join; unite
【医】 sym-; syn-
萘的英语翻译:
【化】 naphthalene; naphthaline; naphthene; tar camphor
【医】 alabastrine; naphtalin; naphthalene; naphthalin; tar camphor
专业解析
联萘(lián nài)是一个化学专业术语,指由两个萘环通过特定方式连接形成的化合物。其核心含义和详细信息如下:
一、基本定义与英文对应
- 中文名:联萘
- 英文名:Binaphthyl
- 化学本质:两个萘分子单元(C₁₀H₈)通过一个单键直接连接形成的联芳烃类化合物,分子式为 C₂₀H₁₄。
- 结构特征:两个萘环平面可能因空间位阻形成非共面夹角,这一特性导致其存在立体异构现象。
二、关键性质与异构体
-
手性轴与阻转异构
由于两个萘环之间的单键旋转受阻,联萘可形成具有轴向手性(axial chirality)的立体异构体,称为"阻转异构体"(atropisomers)。
- 1,1'-联萘(最常见构型):两个萘环的1号位碳原子直接相连,存在一对对映异构体:
- 异构体重要性:因其稳定手性结构,被广泛用作不对称合成中的手性配体或催化剂骨架。
-
物理化学性质
- 外观通常为白色至淡黄色晶体。
- 溶解性:易溶于有机溶剂(如甲苯、二氯甲烷),难溶于水。
- 稳定性:固态稳定,但强氧化剂下可能降解。
三、主要应用领域
- 不对称催化:
其衍生物(如BINAP,即2,2'-双(二苯基膦基)-1,1'-联萘)是著名手性配体,用于氢化、环化等不对称反应(野依良治等获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工作)。
- 材料科学:
作为构建块用于手性液晶、荧光探针及有机半导体材料。
- 分析化学:
手性联萘衍生物可用于色谱手性拆分柱的固定相。
四、命名规范参考
参考文献来源
- IUPAC化学术语纲要(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 - 定义轴向手性及阻转异构现象。
- 《中国化学命名原则》(科学出版社) - 中文系统命名规则依据。
- 《Comprehensive Asymmetric Catalysis》(Springer) - 详述BINAP等联萘衍生物在催化中的应用。
- 野依良治诺贝尔奖演讲(2001) - 手性催化氢化研究中的关键配体设计。
注:因未搜索到可直接引用的公开网页链接,此处仅标注权威文献来源名称。实际撰写时可补充具体书籍ISBN或学术论文DOI链接以增强权威性。
网络扩展解释
“联萘”是指由两个萘环通过化学键连接形成的有机化合物,属于联芳烃类。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结构与分类
-
结构特征
联萘的两个萘环通过单键或特定位置(如1,1'、2,2'等)连接。例如:
- 1,1′-联萘:两个萘环的1号位相连,分子式C₂₀H₁₄,CAS号604-53-5。
- 2,2′-联萘:常见于手性配体(如BINOL),但搜索结果中未直接提及。
-
萘的基础单元
萘(C₁₀H₈)是联萘的组成单元,为两个稠合苯环的芳香烃,具有特殊气味,常用于制造染料、卫生球等。
二、物理化学性质
以1,1′-联萘为例:
- 熔点:143–146°C
- 沸点:约405°C
- 密度:1.1 g/cm³
- 外观:通常为棕色粉末,需避光密封保存。
三、衍生物举例
联萘衍生物通过引入官能团改变性质,例如:
- 2,2',3,3'-四羟基-1,1'-联萘
- 分子式C₂₀H₁₄O₄,密度1.469 g/cm³,沸点558.6°C,用于复杂有机合成。
- (S)-2-氨基-2'-羟基-1,1'-联萘
- 分子式C₂₀H₁₅NO,具有手性中心,可能用于不对称催化或药物中间体。
四、应用领域
联萘及其衍生物在以下领域有潜在用途:
- 有机合成:作为中间体或手性配体。
- 材料科学:可能用于制备荧光材料或高分子单体(需进一步文献支持)。
五、注意事项
- 联萘类化合物通常需避光、低温保存,部分衍生物可能具有毒性。
- 具体应用需参考专业文献或化学品安全说明书(MSDS)。
如需更详细数据(如光谱信息),可查阅化学数据库或供应商提供的技术资料。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被遗弃的子女不出声粗煤大理石岛盖额部电视跟踪短暂退火炉发给扣押令纺织娘附加状态复式会计盖螺母光折射红利债券后天性表皮松解肩峰骨结构控制联合制碱法料状玻璃履行承诺免税条款名噪一时耐臭氧全才日本工业标准三尖杉世界卫生组织税目通感应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