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成本利益英文解释翻译、比较成本利益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经】 comparative cost advantage
相关词条:
1.compacostadvantage
分词翻译:
比较成本的英语翻译:
【法】 comparative costs
利益的英语翻译:
benefit; interest; profit; behalf; increase
【计】 interests
【经】 avail; benefit; gains
专业解析
比较成本利益(Comparative Cost Advantage)是国际贸易理论中的核心概念,最早由大卫·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系统阐述。该理论认为,国家间应专注于生产自身机会成本较低的商品,并通过贸易交换实现整体利益最大化。
从汉英词典视角解析,其内涵包含三方面:
- 成本差异驱动:不同国家生产同一商品的资源消耗存在差异,例如中国生产电子元件的单位成本可能低于美国,而美国生产大豆的成本更低;
- 机会成本比较:决策依据并非绝对成本,而是放弃其他生产选择的机会成本。如葡萄牙生产葡萄酒的机会成本若低于英国,则应专注酿酒业(世界贸易组织《全球贸易报告》);
- 动态调整机制:现代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扩展了该理论,指出技术革新和规模经济会重塑比较优势格局(《国际经济学:理论与政策》)。
该理论的实际应用可见于中国加入WTO后的制造业专业化转型,通过集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提升全球竞争力(联合国贸发会议数据库)。当前数字经济背景下,比较成本的计算已延伸至数字服务、知识产权等非物质生产要素领域。
网络扩展解释
比较成本利益(又称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由大卫·李嘉图在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其核心思想是:各国应专注于生产自身相对成本更低(而非绝对成本最低)的商品,通过贸易实现互利。以下是详细解释:
核心原则
-
相对优势决定分工
即使一国在所有商品生产上均处于绝对劣势,仍可通过比较不同商品的相对成本差异,选择劣势较小的商品进行专业化生产。例如:
- 葡萄牙生产1单位葡萄酒需80天劳动,生产1单位呢绒需90天;
- 英国生产1单位葡萄酒需120天,生产1单位呢绒需100天。
虽然葡萄牙在两种商品上均占绝对优势,但葡萄酒的相对成本更低(80/90 < 120/100),因此葡萄牙应专攻葡萄酒,英国专攻呢绒,再通过贸易交换,双方均能节省劳动成本。
-
“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
若一国在两种商品上均占优势,则选择优势更大的商品;若均处劣势,则选择劣势较小的商品。
理论意义与局限性
-
意义:
- 突破了绝对成本理论的限制,解释了落后国家参与贸易的可能性。
- 强调国际分工的合理性,为自由贸易提供了理论基础。
-
局限性:
- 假设劳动是唯一生产要素且同质化,忽略技术、资本等影响。
- 基于静态分析,未考虑长期动态变化(如技术进步)。
实例说明
以葡萄牙与英国为例:
- 葡萄牙用葡萄酒换英国的呢绒,可多得0.31单位呢绒;
- 英国用呢绒换葡萄酒,可多得0.295单位葡萄酒。
双方通过贸易均获得比自给自足时更多的商品。
如需进一步了解理论模型或历史背景,可参考、6中的具体案例分析。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包金标志磷不平衡误差财务杠杆抽样计划电照相术酊剂发刷粉磨机膈裂铬鞣工公文用语核状细球菌黄色龙胆根素霍-韦二氏综合征抗链球菌的克雷博士循环两小无猜礼貌羟苯甲酯球菌囚笼肉浆锥软件潜行分析三烯酸杉球油生理性呼吸外来主机瓦特式调速器微细颗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