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arnimite
块铜矾(kuài tóng fán)是一种含铜的硫酸盐矿物,其英文名称为Antlerite。以下是基于矿物学权威资料的详细解释:
块铜矾的化学式为Cu₃(SO₄)(OH)₄,属于单斜晶系。其名称源自美国亚利桑那州的Antler Mine(鹿角矿),因该地首次发现此矿物而得名。中文名“块铜矾”直观反映了其常见形态(块状)及成分(含铜的硫酸盐)。
通常呈翠绿色、祖母绿或黑绿色,玻璃至油脂光泽,风化后转为黯淡。
晶体多为柱状或板状,集合体呈块状、粒状或纤维状;具完全解理,断口参差状。
莫氏硬度3.5,密度3.9 g/cm³,性脆。
主要形成于铜矿床氧化带,常与孔雀石、蓝铜矿、氯铜矿共生。典型产地包括:
作为次生铜矿物,块铜矾是铜冶炼的原料之一,但经济价值低于原生铜矿(如黄铜矿)。其鲜艳色泽亦被矿物收藏家青睐。
在汉英词典中,"块铜矾"对应Antlerite,定义为:
A hydrous copper sulfate mineral, Cu₃(SO₄)(OH)₄, typically found in oxidized zones of copper deposits and characterized by emerald-green crystals or massive forms.
注:以上内容综合专业矿物学资料,未提供无效链接;如需扩展阅读,建议参考《Dana’s System of Mineralogy》或国际矿物学协会(IMA)数据库。
块铜矾是一种铜的硫酸盐矿物,以下是详细解释:
块铜矾的化学式为,通常写作$$Cu_3(SO_4)(OH)_4$$,属于硫酸盐矿物。其名称中的“矾”指代硫酸盐类化合物,这类矿物多由金属离子与硫酸根结合形成()。
主要产于铜矿床的氧化带中,是铜矿氧化后的次生矿物。主要产地包括:
作为提炼铜的重要矿石矿物之一()。
“矾”泛指金属硫酸盐的含水结晶,如明矾(铝硫酸盐)。块铜矾属于铜的硫酸盐,符合矾类矿物的化学特征()。
如需更完整的产地或化学结构信息,可参考地质矿物学专业资料。
闭链烃草酰二脲二肟大肠杆菌生化反应低白细胞性咽峡炎地理学的地址偏离儿头初露高压柱塞泵工业安全手册货差险甲羟松机器人问题求解系统距离追踪柯卡阔肌的联合股份协会命令表耐折度内绳式皮下骨折气短清澈的屈光介质砂子炉裂解使复杂化水泥炉衬索佐酸停工维修通俗剧作者外伤后痴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