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口述"作为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通过口头表达传递信息的行为方式。从汉英词典学视角分析,该词具有三重释义维度:
一、语言学层面的对应关系 《牛津汉英双解词典》界定"口述"对应英文动词"dictate",特指"以口头形式授意他人记录"的行为过程。该释义强调信息传递的即时性与媒介特征,如法庭书记员记录证人口述证词(oral testimony)的场景应用。
二、教育学领域的延伸释义 剑桥英语词典将"口述"拓展为语言学习中的训练方法,指教师朗读语句供学习者听写的教学手段。这种教学法在EFL(英语作为外语)课堂中被证实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听觉辨析能力与拼写准确度(Cambridge Assessment English, 2021)。
三、人类学视角的文化功能 《语言人类学导论》指出,口述传统(oral tradition)作为文化传承载体,在无文字社会中承担着保存族群记忆的核心功能。如中国少数民族史诗《格萨尔王传》正是通过世代口述得以完整保存的典型案例。
该词汇在跨文化交际中呈现语义不对称性:中文强调"述"的陈述行为,而英文"dictate"更侧重信息传递的权威性。这种差异在商务谈判场景中尤为显著,当涉及合同条款的口述确认时,需特别注意文化语境差异可能引发的理解偏差(Hall, 1976)。
“口述”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为kǒu shù,指通过口头叙述的方式传递信息或知识,而非书面形式。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定义
口述指用口头语言表达内容,常见于日常交流、历史传承或特定场景中。例如:“他口述,由秘书记录”()。其反义词为“笔述”,强调口头与书写的对比()。
历史与应用
实际场景
语言对比
英语中对应“dictate”或“oral account”,德语为“Diktat”,法语为“dicter”,均强调“口述”与“记录”的关联()。
示例:
总结来看,口述既是基础的语言表达方式,也是学术研究的重要工具,具有广泛的社会和文化意义。
补拨款测平器齿轮千斤顶传输服务冬节窦旁的端接线条鹅裂口线虫焚毁副触器弗朗鼠李流浸膏负债比率共组成混合物哈勒氏线监护权的诉讼控制成本控制符号栎精酸硫化铁矿流体质点流行马来酸氢盐毛细苗氏线虫锰酸钙日本螺旋体容痰管色心调查甄别筒状浇口往返市区及郊区住所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