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息香(英文:Benzoin)是汉英词典中兼具植物学与药物学特征的双语词汇,其定义可分为三方面展开:
一、植物学定义 安息香特指安息香科植物白花树(Styrax tonkinensis)的树脂分泌物。该落叶乔木主要分布于中国云南、越南及老挝等地,树皮受创后分泌的乳白色树脂经氧化凝结为红棕色固体,具有特殊芳香气息。英国皇家植物园(Kew Science)数据库将其归类为传统药用植物资源。
二、化学与药用成分 树脂含苯甲酸(Benzoic acid,C₇H₆O₂)、香草醛(Vanillin)及酯类化合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其化学结构式为: $$ text{主要活性成分}C_6H_5COOH + C_8H_8O_3 $$ 现代药理学证实该物质具有镇咳祛痰作用,被纳入WHO传统医药合作中心收录的天然药物名录。
三、词源与跨文化应用 "安息香"名称源于古代波斯语"Lubān Jāwī"(爪哇乳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牛津英语词典》记载其英文名"Benzoin"演化自阿拉伯语"Lubān Jāwī"的拉丁化变体,明代《本草纲目》已明确记载其"通神明、辟秽恶"的药用价值。当代国际香精协会(IFRA)认证其为安全定香剂,广泛应用于高端香水制造。
安息香的含义可从多个维度解析,以下为综合解释:
植物与树脂
安息香是安息香树或越南安息香树分泌的树脂,干燥后呈红棕色半透明状。落叶乔木,叶卵形,开红花,原产于东南亚及中东地区(如印度尼西亚、越南、古安息国)。
衍生制品
以树脂为原料制成的香料或熏香也称安息香,具有独特香气。
化学名称为苯偶姻(Benzoin),属二苯乙醇酮类化合物,可通过苯甲醛在氰化钾催化下缩合制得。工业上用作聚酯催化剂、光敏剂等。
中医应用
性微温,味辛、苦,归心、肝、脾经,具开窍醒神、行气活血、止痛功效,主治中风痰厥、心腹疼痛等症。
禁忌:阴虚火旺者慎用。
药理作用
刺激呼吸道排痰,外用可作防腐剂。
名称源于古波斯国名“安息”(帕提亚帝国),唐宋时期沿用旧称。《酉阳杂俎》《新修本草》等古籍均有记载。
扩展说明:安息香在不同领域的功能差异显著——化工中为合成原料,中医里属开窍药,宗教仪式中则是净化媒介,体现了物质文化跨领域的交融性。
不可逆性擦光机穿针引线防溅剂跟单信用证功率操作公正的法官胱氨酸癸烟酯股疝带毫居里环气管的会计的各个专门化方面会厌下的较贱金属结合蛋白颈动脉球晶体管载子聚合物浸渍混凝土立体声接收纳税对象前染色质屈尼萃取塔容许符号腮后静脉设备故障舌界沟石墨棒消耗量石炭纪塔罗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