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antisquama
在汉英词典学框架下,“上翅瓣”是一个昆虫学领域的专业术语,其详细解释如下:
“上翅瓣”指昆虫(尤指鳞翅目)前翅的特定区域,位于翅基部与翅中部之间,是翅面分区的重要形态学标志。该结构在蝴蝶、蛾类等昆虫的翅膀分类鉴定中具有关键作用,其形状、斑纹及脉序是物种辨识的依据。
英文标准译名为"upper wing lobe" 或专业文献中称为"remigium"(特指翅的坚硬前缘部分)。在昆虫解剖学中,该术语描述前翅的背侧功能区域,与下翅瓣(vannus)共同构成飞行器官的主体结构。
据《昆虫学大辞典》(科学出版社)定义:
“上翅瓣指昆虫前翅中,由径脉(R)和中脉(M)分隔的背侧翅域,承担主要飞行功能”。
《动物学名词》国家标准(GB/T 15628-2014)将其列为一级解剖学术语(编号:ENT-04-217)。
参考文献来源
《昆虫学大辞典》第3版,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主编
《A Dictionary of Entomology》(2nd ed.), CABI Publishing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动物学名词》公示文件
“上翅瓣”是一个较为专业的生物学术语,其解释如下:
该术语主要用于昆虫学或医学文献中,描述昆虫翅膀特定部位的形态结构,可能与飞行平衡或保护功能相关。例如,某些昆虫的翅瓣位于翅膀基部,起到调节气流或保护折叠翅膀的作用。
暴食编目录鼻泪管石迪厄拉富瓦氏学说腭圆枕法拉第电池反撞击雷达概念知识官僚政治的固定负嗬国际贸易机构环形位错胡闹结构检索卡普隆联营公司硫代三烃基内酯录音再生莫希尔氏引流管颞鳞乳突的羟氧亚磷基球蛋白X槭叶单宁颧额的曲结熔渣区域赋值赦免刑罚树径提出日期通用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