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色谱极性英文解释翻译、色谱极性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化】 chromatographic polarity

分词翻译:

色谱的英语翻译:

【计】 colour spectrum
【化】 chromatogram

极的英语翻译:

bally; cruelly; extreme; fearfully; mighty; pole
【医】 per-; pole; polus

专业解析

色谱极性(Chromatographic Polarity)在分析化学中特指色谱系统中固定相或流动相的极性特征,直接影响物质分离的选择性和效率。其核心含义包含以下维度:

一、术语定义与物理意义

  1. 极性本质

    指色谱固定相或流动相与待分离物质发生相互作用的强度,源于分子间的偶极-偶极作用、氢键或离子交换等非共价力。高极性固定相(如硅胶)易保留极性化合物,而反相色谱中非极性固定相(如C18键合硅胶)更适配疏水性物质分离。

  2. 极性参数表征

    常用Snyder极性指数(P')量化固定相极性,例如硅胶P'≈3.5,C18相P'≈1。流动相极性则通过溶剂强度参数(ε⁰)或洗脱强度(如HPLC中的溶剂强度因子S)衡量。

二、色谱模式中的极性调控

  1. 正相色谱(NPC)

    固定相为极性材料(如氰基柱),流动相采用非极性溶剂(如正己烷)。分离遵循"相似相溶"原则:极性强的组分保留时间长。极性梯度通过逐步增加甲醇、乙酸乙酯等极性调节剂实现。

  2. 反相色谱(RPC)

    固定相为疏水性烷基链(C8/C18),流动相主体为水。通过添加乙腈、甲醇降低流动相极性,加速极性组分洗脱。此模式占HPLC应用的80%以上,适用于多数有机分子分离。

三、实际应用中的极性效应

四、权威参考文献

  1. Snyder, L.R., Principles of Adsorption Chromatography, Marcel Dekker (1968) P'值定义体系
  2. IUPAC Technical Report, Pure Appl. Chem. 65(4), 819-872 (1993) 色谱术语标准化
  3. USP-NF <621> Chromatography, 2025 Edition 方法开发规范

(注:因搜索结果未提供直接链接,参考文献依据色谱学经典文献及现行标准规范撰写)

网络扩展解释

色谱极性是指在色谱分析中,物质(固定相、流动相或待测物)的极性差异对分离过程的影响。以下从定义、应用及影响因素三方面详细解释:

1.极性的定义

极性指分子中电荷分布的不均匀性。若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则分子为极性(如H₂O);若重合则为非极性(如CO₂)。极性影响物质的溶解性、沸点等物理性质,例如极性物质易溶于极性溶剂(相似相溶原理)。

2.色谱中的极性应用

3.影响因素与选择

4.实际意义

极性的合理匹配是色谱分离的关键。例如,反相色谱适合分离极性较低的化合物(如脂类、药物代谢产物),而正相色谱常用于分离极性异构体或天然产物。通过调整固定相和流动相的极性组合,可实现高效分离。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不可移动的不相容原理超低密度聚乙烯促成单纯计件工作制窦状隙放线菌紫素法扬氏定律非周期相关性关系否认事实后滤环氧树脂类粘合剂降低利息碱土绝缘管可数无穷域奎萘酚蛮干倾覆热力学活性商业书札嗜碘颗粒狩猎规则瞬时取样数值计算研究机塔填料未经捆扎的货物韦内氏综合征微缩影片电脑输入委托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