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洒尔佛散英文解释翻译、洒尔佛散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医】 Ehrlich preparation; salvarsan

分词翻译:

尔的英语翻译:

like so; you

佛的英语翻译:

Buddha

散的英语翻译:

come loose; dispel; disperse; disseminate; fall apart; give out; scatter

专业解析

洒尔佛散(Salvarsan)是20世纪初对一种重要抗菌药物的中文音译名称,其英文原名为Arsphenamine。该药物在医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具体含义和背景如下:

  1. 药物性质与用途

    洒尔佛散是一种含砷的有机化合物,由德国科学家保罗·埃利希(Paul Ehrlich)团队于1909年研发成功。它是第一种通过化学合成并系统性治疗梅毒的特效药物,标志着现代化学疗法的开端。其作用机制是通过砷元素靶向杀灭梅毒螺旋体,显著降低了当时梅毒的高致死率。

  2. 名称由来与历史意义

    • 英文名:Arsphenamine(砷凡纳明),因其分子中含砷(Arsenic)和苯胺(Aniline)结构而得名。
    • 商品名:Salvarsan(源自拉丁语“salvare”,意为“拯救”),中文音译为“洒尔佛散”。
    • 代号“606”:因埃利希团队在研发过程中进行了606次实验才成功,该名称在中文文献中亦广泛使用。
  3. 中文译名的演变

    早期音译名“洒尔佛散”常见于民国时期的医学文献,后逐渐被更规范的译名“砷凡纳明”取代。这一译名既保留了原名的化学特征(砷元素),又符合中文药物命名习惯,体现了术语标准化进程。

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洒尔佛散”是20世纪初发明的一种重要西药,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1. 基本定义
    洒尔佛散(德语:Salvarsan)又称“砷凡纳明”或“六〇六”,是首个用于治疗梅毒的有机砷化合物。它通过静脉注射使用,还可治疗雅司病、回归热及昏睡病。

  2. 历史背景
    该药物于1907年研发成功,名称“六〇六”源于实验次数达606次。作为首个现代化疗药物,它在1910年代被广泛应用,标志着抗感染治疗的重大突破。

  3. 其他名称与意义
    英文名为Arsphenamine,中文也音译为“洒尔佛散”。需注意,“六〇六”在汉语中另有成语用法,指醉酒状态(如提及),但此含义与药物无关。

提示:该药物因含砷存在毒性,现已被更安全的抗生素(如青霉素)取代,仅具历史意义。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八氢化萘碧绿的侧附着存储器占线信号电唱机定常迭代反射点复合涂膜弗洛朗斯氏烧瓶焊媒合法处理的烘焙法货物摘要交换对称性交互编辑系统急救法紧密耦合聚两性电解质螺状失真氯代马来酸麦克拉克伦氏处置名词组描述末道螺丝攻尿氮泡膜黄体细胞茜素青射镓深度测验神经鞘氨醇十三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