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软玉(ruǎn yù)的汉英词典释义与专业解析
软玉是矿物学中对一类硅酸盐矿物的统称,英文对应nephrite,区别于硬玉(翡翠,jadeite)。其化学成分为钙镁硅酸盐(Ca₂(Mg,Fe)₅Si₈O₂₂(OH)₂),莫氏硬度6-6.5,因韧性极强且质地温润而得名。
物理性质
文化意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软玉象征“仁、义、智、勇、洁” 五德(《说文解字》),是礼器、佩饰和艺术雕刻的核心材料。英文常以“Chinese jade” 特指中国软玉,凸显其文化关联性。
特征 | 软玉(Nephrite) | 硬玉(Jadeite) |
---|---|---|
矿物组成 | 透闪石-阳起石系列 | 辉石类矿物 |
硬度 | 6-6.5 | 6.5-7 |
透明度 | 半透明至微透明 | 半透明至透明 |
典型颜色 | 白、青、绿、黄 | 翠绿、紫罗兰、红 |
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将软玉归类为角闪石族矿物,强调其致密结构为雕刻理想材料。
大英博物馆馆藏分析指出,中国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玉器(如玉猪龙)即由软玉制成,体现早期华夏文明的玉崇拜。
《系统矿物学》(Systematic Mineralogy)明确软玉的晶体化学式与物理特性,证实其韧性源于显微纤维交织。
来源:
软玉是一种重要的玉石类别,以下是关于其含义的详细解释:
软玉属于硅酸盐矿物,主要成分为透闪石或阳起石(化学式:$text{Ca}_2(text{Mg,Fe})_5text{Si}8text{O}{22}(text{OH})_2$),由纤维状矿物晶体交织形成致密集合体。其莫氏硬度为5~6,虽低于硬玉(翡翠),但韧性极强,质地细腻温润。
软玉在中国有7000余年使用历史,象征君子德行,广泛用于雕刻饰品、礼器和工艺品。其纤维结构使其不易碎裂,适合精细雕琢。
硬玉(翡翠)成分以钠铝硅酸盐为主,硬度更高(6.5~7),而软玉以透闪石为主,韧性和油润感更突出。
除中国外,软玉亦分布于俄罗斯、加拿大、新西兰等地,但和田玉仍被视为品质标杆。
提示:关于软玉的医学功效(如、7、11提及的肾病治疗),目前缺乏科学验证,建议谨慎参考。
白头苯氨基硫代甲酰基不稳定酸擦伤处超声纳产生器掣爪片冲锻加工贷款利息电刀地区多头派番鸟胍过数混事式计算机链路检查者江洋大盗经济歧视卡他冷却率链歧化裂叶犁头草秘密裁决能量单位认可者任务优先级调度施佩氏胚使完善输出电阻通信联络中断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