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軟玉(ruǎn yù)的漢英詞典釋義與專業解析
軟玉是礦物學中對一類矽酸鹽礦物的統稱,英文對應nephrite,區别于硬玉(翡翠,jadeite)。其化學成分為鈣鎂矽酸鹽(Ca₂(Mg,Fe)₅Si₈O₂₂(OH)₂),莫氏硬度6-6.5,因韌性極強且質地溫潤而得名。
物理性質
文化意涵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軟玉象征“仁、義、智、勇、潔” 五德(《說文解字》),是禮器、佩飾和藝術雕刻的核心材料。英文常以“Chinese jade” 特指中國軟玉,凸顯其文化關聯性。
特征 | 軟玉(Nephrite) | 硬玉(Jadeite) |
---|---|---|
礦物組成 | 透閃石-陽起石系列 | 輝石類礦物 |
硬度 | 6-6.5 | 6.5-7 |
透明度 | 半透明至微透明 | 半透明至透明 |
典型顔色 | 白、青、綠、黃 | 翠綠、紫羅蘭、紅 |
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将軟玉歸類為角閃石族礦物,強調其緻密結構為雕刻理想材料。
大英博物館館藏分析指出,中國新石器時代的紅山文化玉器(如玉豬龍)即由軟玉制成,體現早期華夏文明的玉崇拜。
《系統礦物學》(Systematic Mineralogy)明确軟玉的晶體化學式與物理特性,證實其韌性源于顯微纖維交織。
來源:
軟玉是一種重要的玉石類别,以下是關于其含義的詳細解釋:
軟玉屬于矽酸鹽礦物,主要成分為透閃石或陽起石(化學式:$text{Ca}_2(text{Mg,Fe})_5text{Si}8text{O}{22}(text{OH})_2$),由纖維狀礦物晶體交織形成緻密集合體。其莫氏硬度為5~6,雖低于硬玉(翡翠),但韌性極強,質地細膩溫潤。
軟玉在中國有7000餘年使用曆史,象征君子德行,廣泛用于雕刻飾品、禮器和工藝品。其纖維結構使其不易碎裂,適合精細雕琢。
硬玉(翡翠)成分以鈉鋁矽酸鹽為主,硬度更高(6.5~7),而軟玉以透閃石為主,韌性和油潤感更突出。
除中國外,軟玉亦分布于俄羅斯、加拿大、新西蘭等地,但和田玉仍被視為品質标杆。
提示:關于軟玉的醫學功效(如、7、11提及的腎病治療),目前缺乏科學驗證,建議謹慎參考。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