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气压(Atmospheric Pressure)是地球大气层中空气分子对单位面积产生的垂直作用力。从汉英词典角度解析,该词对应英文"atmospheric pressure"或"barometric pressure",具体释义包含以下维度:
一、定义与物理原理 气压本质是气体分子热运动产生的压强,其形成源于大气重力作用。根据流体静力学原理,大气压强随高度增加呈指数递减规律,这一特性被广泛应用于气象预报和航空领域。中国气象局将气压定义为"静止大气中任意高度点的单位面积所承受的大气柱重量"。
二、测量单位与标准值 国际单位制采用帕斯卡(Pa),1标准大气压(atm)=101325 Pa=760毫米汞柱。世界气象组织规定海平面标准气压值为1013.25百帕(hPa),该基准值被用于校准气压测量仪器。
三、影响因素系统
四、跨学科应用 在航空航天领域,气压高度表通过公式$P = P_0 left(1 - frac{L h}{T_0}right)^{frac{g M}{R L}}$计算飞行高度(式中P为实测气压,P₀为标准海平面气压,L为温度递减率)。医疗设备如高压氧舱依据《医用高压氧舱国家标准》(GB/T 12130-2023)进行气压调节。
五、历史测量演进 托里拆利1643年发明水银气压计,现代数字气压传感器精度可达±0.1 hPa。世界气象组织《气象仪器与观测方法指南》详细规范了气压观测的技术标准。
气压是大气压强的简称,指大气施加在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其本质源于空气重量产生的压强。以下是详细解析:
1. 基本定义 气压在物理上被定义为:单位面积垂直空气柱从地表延伸至大气层顶端所受的重力总和。例如,标准海平面气压约为1013.25百帕(hPa),相当于约10吨重量作用在1平方米面积上。
2. 单位与测量
3. 影响因素 气压随高度增加而降低(每升高100米约降12hPa),同时受温度(温度↑→空气膨胀→密度↓→气压↓)和湿度(湿度↑→空气密度↓→气压↓)共同影响。
4. 应用领域 气象学中通过分析气压场变化预测天气,如高压区多晴朗,低压区易形成降水。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1654年)通过真空铜球难以分离的现象,直观验证了大气压的存在。
公式示例: $$ P = rho gh $$ 其中,$P$为气压,$rho$为空气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h$为气柱高度。
锕系元素金属化物白垩的伴的胞苷一磷酸苯佐那酯边界波长标记指示灯笔迹鉴定触目惊心底部切除术法律证据防电击管飞檐走壁分布式计算系统干草过滤器干涉区观念意志无常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交接板交替地址交替偏压寄存器堆装入寄生电感聚芳砜胶粘剂联营硫酸锌滴眼剂力学破坏猫眼状瞳孔脱离国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