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汽油的诱导期英文解释翻译、汽油的诱导期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机】 breakdown time

分词翻译:

汽油的英语翻译:

benzine; gas; gasoline; petrol
【化】 benzin; benzine; gaso; gasolene; gasoline
【医】 benzin; petroleum spirit
【经】 benzine; gasoline; petrol

诱导期的英语翻译:

【化】 induction period

专业解析

汽油的诱导期(Induction Period of Gasoline)是指汽油在特定测试条件下(通常为100°C的氧气环境中)抵抗氧化变质的能力,即从开始测试到汽油吸收氧气并发生显著氧化反应的时间间隔。该指标是衡量汽油储存稳定性和抗氧化性能的关键参数。

一、核心定义与测试方法

  1. 术语解释

    诱导期指汽油在加速氧化条件下保持化学稳定性的时长,单位为分钟。其本质反映了汽油中不饱和烃(如烯烃)与抗氧化剂之间的动态平衡。诱导期越长,表明汽油的抗氧化能力越强,储存中生成胶质的倾向越低。

    来源:《石油炼制工程》(侯芙生主编),ASTM D525标准

  2. 标准测试流程

    依据ASTM D525标准,将汽油样品置于氧弹中,在100°C、689 kPa氧气压力下持续监测压力变化。当压力从最高点下降≥13.8 kPa时,记录的时间即为诱导期终点。

    来源:ASTM International标准D525-19

二、影响因素与工业意义

  1. 成分关联性

    • 烯烃含量:烯烃易发生自由基链式氧化反应,是诱导期缩短的主因(如丁二烯的氧化速率比烷烃高100倍)。
    • 抗氧化剂:添加胺类(如对苯二胺)或酚类(如BHT)抗氧化剂可中断氧化链反应,延长诱导期30%-200%。

      来源:《燃料化学学报》2018年刊载研究

  2. 储存与使用影响

    诱导期低于240分钟的汽油在长期储存中易产生胶质沉淀,可能导致发动机喷油嘴堵塞、进气阀积碳。现代汽油标准(如GB 17930-2016)要求诱导期≥480分钟。

    来源:中国国家标准GB 17930-2016

三、行业应用案例

中国石化采用诱导期数据优化催化裂化工艺,通过降低FCC汽油烯烃含量(从45v%降至18v%),使诱导期从180分钟提升至600分钟以上,显著延长加油站储罐周转周期。

来源:中石化炼油技术进展报告(2022)

汽油诱导期是量化其氧化安定性的核心指标,直接影响燃料储存安全性与发动机可靠性。通过控制烯烃含量、添加高效抗氧化剂可实现诱导期的精准调控,满足现代清洁燃料标准要求。

网络扩展解释

汽油的诱导期是衡量其氧化安定性和储存稳定性的重要指标,具体解释如下:

1.定义与测试条件

诱导期指汽油在特定实验条件下(通常为100℃、氧气压力0.7MPa)与氧气接触后,从开始到吸收氧气并导致压力明显下降所经历的时间(以分钟为单位)。这一过程通过模拟高温氧化环境,评估汽油的抗氧化能力。

2.作为氧化安定性指标的意义

诱导期越长,表明汽油抗氧化能力越强,在储存或使用过程中不易发生氧化反应生成胶质、酸性物质等有害产物。例如,诱导期短的汽油易变质,导致发动机气化器结胶、进气阀积碳等问题。

3.对储存和发动机的影响

4.影响因素

汽油中的二烯烃和含极性基团的化合物(如硫醇、酚类)易与氧气反应,显著缩短诱导期。因此,炼油工艺需通过脱硫、添加抗氧化剂等方式减少这类成分。

5.测试方法补充

实验中,汽油样品置于密闭钢筒内,充氧至0.7MPa后加热至100℃。初期氧压稳定,随着氧化反应加速,氧气消耗导致压力骤降,此时间间隔即为诱导期。

公式表示(氧化反应速率):

$$ text{诱导期} propto frac{1}{text{活性物质浓度}} $$

诱导期是衡量汽油抗氧化能力的关键参数,直接影响其储存寿命和发动机安全运行。相关标准可参考行业测试方法(如ASTM D525)进一步了解。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阿布德豪登氏反应保留的并行传输布-马二氏法餐刀成视细胞叠合反应端节点多地址码贩子概念框架跟骨骺炎含蜜饮料黑布腊氏碘腐蚀剂会计的基本原理炉管消振装置脉压描记器马拉酸慢性舌炎目标符号脑石内止点尿道海绵体浅窝全碘化碳适于居住的双稳态多谐振荡器束流控制腿型维护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