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recalcitrant
【法】 defy; disobedince
human; fellow; human being; individual; man; people; person; soul
【医】 anthropo-; homme; man
"不服从的人"在汉英双语语境中指拒绝遵守规则、权威或社会规范的个人或群体,其行为表现为主动或被动抵抗。该概念在法学、社会学及心理学领域均有深入探讨,常与公民抗命(civil disobedience)理论相关联。牛津词典将其英译为"disobedient person",强调"故意违反合法权威命令"的核心特征(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2023)。
在法律英语中,该术语对应"contumacious individual",特指司法程序中藐视法庭的当事人。布莱克法律词典明确定义其为"持续抗拒法庭命令者",构成民事藐视罪的要件(Black's Law Dictionary, 11th ed.)。社会心理学研究显示,不服从行为常源于价值观冲突,米尔格拉姆实验证明约35%被试会拒绝执行违背良知的指令(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20)。
该概念的历史演变可追溯至梭罗1849年《论公民不服从的义务》,其现代阐释见罗尔斯《正义论》第55节,主张非暴力抵抗须满足"明显不正义"和"最后手段"双重标准(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2021)。在跨文化比较中,东方语境下的不服从行为更多表现为集体沉默抵抗,区别于西方个体主义表达模式(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2019)。
“不服从的人”指在特定情境下拒绝服从权威、规则或命令的个体。这一概念可从以下角度综合理解:
“不服从”指不顺从、不听从他人或组织的要求,表现为对规则、命令的抵触或反抗(、)。例如《论语》中“虽令不从”即强调不服从的特性。
正面意义 | 负面风险 |
---|---|
促进制度完善 | 破坏秩序 |
彰显个体自主性 | 导致资源浪费 |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案例或理论依据,可参考(《论不服从》解析)和(公民不服从理论)。
爱国主义变白承办商城市放款公司出示证据打印机设置打字员痉挛队伍放射成因铅否绝股骨颈骨折滑动角坏死溃疡性龈炎碱性浸渍剂卡法根素看守叩诊板路径敏化测试产生法马尔基氏小体脉冲位置调变器耐酸陶器内部财务分析员喷砂法喷雾冷却器桑布里尼氏试验扫描选择器双轴特定卷外科手术热微量营养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