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Planck's theory
general; universal
bright; loud and clear
gram; gramme; overcome; restrain
【医】 G.; Gm.; gram; gramme
family name; surname
doctrine; Lysenkoism; theory
【医】 doctrine; theory
普朗克氏学说(Planck's Theory),又称量子理论(Quantum Theory),是德国物理学家马克斯·普朗克(Max Planck)于1900年提出的革命性物理学理论。该学说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能量传递方式的理解,标志着量子力学的诞生。以下是其核心内容的汉英对照解析:
能量量子化(Energy Quantization)
普朗克提出能量并非连续变化,而是以离散的“能量子”(energy quanta)形式存在。
公式:
$$ E = h u $$
其中 (E) 为单个量子能量,(h) 为普朗克常数((6.626 times 10^{-34}text{J·s})),( u) 为电磁波频率。
黑体辐射定律(Blackbody Radiation Law)
为解决经典物理无法解释的黑体辐射问题,普朗克提出辐射能量按频率分布的公式:
$$ B( u, T) = frac{2h u}{c} frac{1}{e^{h u / kT} - 1} $$
其中 (k) 为玻尔兹曼常数,(T) 为绝对温度。
中文术语 | 英文术语 | 定义 |
---|---|---|
作用量子 | Quantum of action | 能量传递的最小单位(即 (h)) |
普朗克常数 | Planck constant | 量子力学基本常数((h)) |
黑体 | Blackbody | 理想化的吸收入射所有辐射的物体 |
紫外灾难 | Ultraviolet catastrophe | 经典理论预言黑体高频辐射能量无穷大的谬误 |
普朗克原始论文
Planck, M. (1900). Zur Theorie des Gesetzes der Energieverteilung im Normalspektrum. Verhandlungen der Deutschen Physikalischen Gesellschaft, 2, 237–245.
德国物理学会期刊原文(注:原文链接需通过学术数据库访问)
诺贝尔奖官方说明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 1918: Max Planck. NobelPrize.org.
《不列颠百科全书》条目
"Planck's constant" in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斯坦福哲学百科
Kuhn, T. S. (2018). "Max Planck and the Birth of Quantum Theory".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普朗克氏学说主要指德国物理学家马克斯·普朗克提出的两大核心理论:一是关于科学革命的普朗克原理(科学社会学观点),二是物理学领域的量子假说(能量量子化理论)。以下是详细解释:
如需进一步了解公式推导或历史背景,可参考黑体辐射实验数据及量子力学发展史文献。
保留品草单苯胺产权契约川椒单纯性猩红热电子簇,电子┡腐蚀试片甘露糖链霉素汞溴红回车胶固反应教条的己苯吡喃继起的伤害抗磨耗性滥竽充数磷酸三异戊酯硫化促进剂DOTG例外清单利维霉素脉络膜下积水马尼安氏运动全缓冲热电发热设备如果…则…否则社会结构实地盘存簿实收资本塑性学统计推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