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批准条约英文解释翻译、批准条约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法】 ratify a treaty

分词翻译:

批准的英语翻译:

approve; authorize; confirm; pass; ratify; sanction; seal; warrant
【经】 approbation; authorization; ratification

条约的英语翻译:

pact; treaty
【法】 treaty

专业解析

从汉英词典与法律术语角度解释,"批准条约"指主权国家通过法定程序对国际条约的正式确认和接受。其核心含义包含三个层面:

  1. 术语构成

    中文"批准"对应英文"ratify",指法定机关对条约效力的最终确认;"条约"对应"treaty",指国家间缔结的书面协定(参考《元照英美法词典》第5版,法律出版社)。

  2. 法律程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条约程序法》第七条,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条约批准权,国务院可经授权批准部分条约。该程序包含外交谈判、国务院审核、人大常委会审议、国家主席签署批准书等环节(来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官网立法解读)。

  3. 国际法效力

    依据《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14条,批准行为使条约产生国际法约束力,意味着国家承诺"善意履行"条约义务。未批准的签署国仅承担不破坏条约宗旨的有限义务(参考联合国条约汇编注释)。

  4. 生效要件

    批准书交存构成条约生效的核心条件,公式表达为: $$ T{生效} = R{交存} + N{法定数} $$ 其中$T{生效}$代表条约生效时间,$R{交存}$指批准书交存日期,$N{法定数}$指条约约定的缔约国批准数量。

该术语在实务中常见于国际气候协定(如《巴黎协定》批准程序)、双边投资保护条约等场景。国家发改委外资司2023年发布的《条约批准实务指南》显示,我国年均批准各类国际条约约23项,涉及经贸、环保等领域。

网络扩展解释

“批准条约”是国际条约缔结过程中的关键步骤,指国家权力机关对已签署的条约进行正式认可,使其产生法律效力的行为。以下是具体解释:

一、条约的定义

条约是国际法主体(如国家、政府间国际组织)之间签订的书面协议,规定各方的权利义务。常见类型包括和平条约、边界条约、经贸协定等,形式包括公约、协定、宪章等。

二、批准的含义

批准(Ratification)指国家权力机关对已签署的条约进行审查并确认其效力的行为。在中国,这一过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国家主席根据决定完成批准。

三、批准条约的意义

  1. 国内法效力:批准后,条约在国内具有法律约束力,国家需履行条约义务。
  2. 国际法生效:多数条约规定需经缔约国批准后方能生效,例如多边环境协定。
  3. 主权审查:通过批准程序,国家可评估条约是否符合本国利益和法律体系。

四、批准程序(以中国为例)

  1. 签署条约:由全权代表完成签署。
  2. 国务院审核:外交部或相关部门会同审核。
  3. 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审查条约内容并决定是否批准。
  4. 国家主席批准:根据人大常委会决定完成最终批准。

五、未批准的后果

若国家拒绝批准已签署的条约,该条约对该国无法律约束力,但可能需承担缔约过失责任(如诚信谈判义务)。

扩展说明:批准不同于“加入”。批准适用于本国已签署的条约,而“加入”通常用于未参与谈判但后续同意接受条约约束的情况。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保险总额不符合法律的充电不足电角法律主体资格防护衣法人印章否绝腹卧位股东情况调查后中的酵素原季的接口说明精神性反应紧急政策筋膜的勒杀离心通风机麻痹性喉痉挛卖方确认后生效的出价母菊油农业化学偏心杆皮带运输机贫穷或缺乏资源的国家氰亚铁酸商树梭状毛提价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