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capacity as a subject of law
法律主体资格(Legal Personality)是指法律认可的实体独立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法定能力。这一概念构成现代法律体系的基础框架,具有以下核心内涵:
权利义务承载能力 法律主体资格体现为实体在民事法律关系中的独立地位,包括签订合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43条)、财产所有权(《民法典》第240条)和诉讼主体资格(《民事诉讼法》第48条)等基本权能。该原则在英美法系中同样适用,如《美国标准公司法》§2.01明确承认公司作为独立法律实体存在。
主体类型划分
资格取得要件 大陆法系国家通常要求实体满足名称、组织机构、财产和管理能力等要素(《民法典》第58条),而普通法系通过判例确立"separate legal entity"原则(Salomon v A Salomon & Co LtdAC 22)。
域外效力延伸 国际私法领域遵循"lex societatis"原则,承认外国法人的主体资格(《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14条),该规则在《海牙承认外国公司公约》中得到体系化呈现。
资格消灭机制 包括自然人死亡宣告(《民法典》第46条)、法人解散清算(《公司法》第183条)等法定程序,体现法律主体资格的创设与终止均需符合形式要件要求。
法律主体资格是指法律规定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参与法律关系,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资格。具体解释如下:
法律主体资格包含两个核心要素:
主体类型 | 权利能力起止时间 | 行为能力要求 | 特殊情形示例 |
---|---|---|---|
自然人 | 出生至死亡(一律平等) | 需达到法定年龄/精神状态 | 胎儿在遗产继承中可享权利 |
法人 | 依法成立至终止 | 需依法登记取得资质 | 公司需营业执照方可签订合同 |
如需进一步了解不同类型主体的具体资格条件,可参考民法典相关条款或专业法律释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