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陪审推事英文解释翻译、陪审推事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法】 associate judge

分词翻译:

陪审的英语翻译:

【法】 act as an assessor

推事的英语翻译:

judge; magistrate; ordinary
【法】 clerk to the justices; deemster

专业解析

陪审团制度是中国近代司法改革中引入的重要概念,"陪审推事"作为专业法律术语,其核心含义可拆解为两大部分:

  1. 职能定位 陪审推事特指清末至民国时期(1906-1949)参与合议庭审判的司法官员。该职位需同时具备法律专业资质和陪审职责,既不同于传统县官的独任审判,也区别于英美法系的平民陪审团制度。根据《法院编制法》记载,推事需通过司法考试并具备五年以上法律实务经验方能任职。

  2. 制度特征

该制度体现了中国近代司法体系对大陆法系参审制(Schöffen system)的借鉴,具体运作规则详见《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草案》第208-215条。随着1949年后司法制度改革,该职称体系已被现代法官制度取代。

网络扩展解释

“陪审推事”并非一个独立的固定词组,而是由“陪审”和“推事”两个历史法律术语组合而成,需分别解释其含义及关联性:

一、推事

  1. 定义:推事是中国古代至民国时期的司法官职,主要负责案件审理。宋代大理寺设“推丞”“评事”等职位,负责审讯、录问;清末至国民政府时期,推事成为法院审判人员的正式称谓,相当于现代法官。
  2. 任职资格:需通过司法考试,或具备法律专业背景(如大学法律学科毕业、讲授法律科目两年以上)、执业律师三年以上等条件。
  3. 职能特点:“推”字体现推求案情、推动司法公正的内涵,如宋代“推司”专司审讯。

二、陪审

  1. 定义:指非职业司法人员参与案件审理的制度。清末思想家郑观应曾提及陪审制可减少司法专断,赵树理作品中亦描述民众代表参与陪审的场景。
  2. 形式:陪审员通常作为辅助审判者,与职业法官(推事)共同审理案件,但无最终裁决权,主要起监督或提供意见的作用。

三、二者关联

在近代司法体系中,“推事”作为主审法官,可能与“陪审员”共同组成合议庭。例如,民国时期某些案件审理中,推事负责法律适用,陪审员(如民众代表)参与事实认定,形成类似“陪审推事协作”的模式,但无“陪审推事”这一独立职位名称。

提示:若需更完整的司法制度演变细节,可参考宣城市司法局关于推事的权威解读(来源4)及近代陪审制度文献(来源5、6)。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不动部分存贮罐单元质量矩阵对流层供水系统后下支硷式碳酸铋碱性溶液绞线结缔组织纤维发生积分放大器进行性脊柱前凸性步行困难距离校正器联编的临时抱佛脚锚起重默弗里效率模拟扫描器诺维氏螺旋体气管切开后狭窄轻收敛的设备指派审查功能生产能量的利用生成系统调用身心失调食粪癖的双路干燥器随葬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