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 queueing semaphore
排队信号量(Queuing Semaphore)是操作系统和并发编程中的核心同步机制,其英文术语由计算机科学家Edsger Dijkstra于1965年提出。该机制通过维护等待队列实现资源分配的公平性,与普通信号量(Semaphore)的主要区别在于严格遵循先进先出(FIFO)原则。
从实现原理分析,排队信号量包含三个核心组件:
在Linux内核中,该机制通过struct semaphore数据结构实现,其wait_list字段维护等待进程队列。当进程请求资源时: $$ V(sem) = sem + 1 $$ $$ P(sem) = begin{cases} sem - 1 & text{if } sem > 0 text{block process} & text{otherwise} end{cases} $$
典型应用场景包括:
权威参考文献:
排队信号量(Queuing Semaphore)是操作系统和并发编程中的一种同步机制,主要用于管理多线程/进程对共享资源的有序访问。其核心特点是通过内置的等待队列实现线程的排队机制,确保资源分配的公平性。以下是详细解释:
信号量本质
信号量是一个计数器,通过P()
(等待/获取)和V()
(释放)操作控制资源访问。
排队机制的作用
传统信号量可能因无序竞争导致“线程饥饿”(某些线程长期无法获取资源)。排队信号量通过维护先到先得(FIFO)的等待队列,确保线程按请求顺序获取资源,解决公平性问题。
有序唤醒
当资源释放(V()
操作)时,优先唤醒队列中等待最久的线程,而非随机唤醒。
避免优先级反转
在高优先级线程频繁请求的场景下,排队机制可防止低优先级线程因抢占问题被长期阻塞。
实现公平性
典型应用如数据库连接池、打印机调度等需严格按请求顺序分配资源的场景。
特性 | 普通信号量 | 排队信号量 |
---|---|---|
唤醒策略 | 随机或依赖系统调度 | 严格按队列顺序唤醒 |
公平性 | 可能导致饥饿 | 保证先请求者先获取 |
实现复杂度 | 简单 | 需额外维护等待队列 |
信号量操作可抽象为:
$$
text{初始化:} S = N quad (N为初始资源数)
$$
$$
P(): text{while } S leq 0 text{ wait}; quad S = S - 1
$$
$$
V(): S = S + 1; text{唤醒队首线程}
$$
如果需要更具体的编程实现(如Java的Semaphore
公平模式),可补充说明或提供代码示例。
白莨菪本柰尔麻待运提货单单面加热电磁场张量动物多分散胶体多灰燃料多基的防爬器吩噻嗪丙酸干球温度计光通信系统过程结构骨架霍利-莫特萃取器检查和试验费用胶体性甲状腺肿计玻管颈静脉球卷箔器决策支援系统口发育不全蓝色基RT麻痹性眩晕米丘立希异质同晶定律强劲七硫化二铼乳液分泌缺乏时针特丁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