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 anti-creeper
防爬器(Anti-Climbing Device)
一、术语定义与核心功能
防爬器(fáng pá qì)是铁路车辆安全装置的专业术语,英文译为Anti-Climbing Device 或Anti-Crawler。其核心功能是防止列车在碰撞事故中发生“叠压爬升”(vertical override),即一节车厢因撞击力垂直骑压到另一节车厢上。该装置通过机械结构设计,强制碰撞车辆产生横向偏移而非垂直堆叠,从而降低乘客舱变形风险,提升被动安全性。
二、技术原理与结构特性
防爬器通常由高强度合金钢锻造而成,安装在车体底架前端或转向架区域。其结构包含:
三、应用场景与行业标准
该装置广泛应用于高速列车、地铁及重载货运车辆。国际标准如欧洲铁路联盟(UIC)的EN 15227:2020 明确要求防爬器需通过动态碰撞测试,验证其在时速36公里碰撞下的有效性。中国铁路行业标准TB/T 3502-2018 亦规定了防爬器的材料强度、疲劳寿命及安装公差等技术参数(来源: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技术报告)。
四、术语辨析与相关概念
需区别于“防爬电码”(anti-creeper code)等通信术语。在铁路工程领域,近义设备包括:
防爬器则专注于垂直方向约束,三者常协同构成列车碰撞防护系统(参考《铁路车辆工程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
权威参考文献:
防爬器是铁路轨道中用于防止钢轨纵向移动(即“爬行”)的关键部件。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防爬器通过机械结构固定钢轨与轨枕,阻止钢轨因列车运行产生的纵向力或温度变化而发生位移。这种位移若未控制,会导致轨缝不均、轨枕歪斜,甚至引发脱轨风险。
通过轨卡与轨底的摩擦力及挡板与轨枕的接触面,将纵向力传递至轨枕和道床,分散外力对钢轨的影响。通常需成对安装并与防爬撑配合,增强整体稳定性。
主要用于复线铁路正线、单线重车方向、长大下坡道及进站制动区段等易发生爬行的区域。
如需更完整的防爬器技术参数或安装规范,可参考铁路工程标准或相关企业技术文档(如、6、10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