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aristochin; aristoquin
carbonic acid; creosote
【化】 carbonic acid; metacarbonic acid
【医】 carbonic acid
quinine
【化】 chinine; quinine; quinium
【医】 chinine; chininum; quinia; quinine
碳酸奎宁(Quinine carbonate)是一种重要的抗疟疾化合物,其化学组成为奎宁生物碱与碳酸结合形成的盐类。根据《中国药典》(2020年版)的记载,该物质化学式为C20H24N2O2·H2CO3,分子结构包含喹啉环与奎宁环的双环体系,具有明确的立体异构特征。
在药理学应用方面,美国化学会(ACS)药物化学手册指出,碳酸奎宁通过干扰疟原虫的DNA复制过程发挥作用,主要抑制寄生虫在红细胞内的裂殖体增殖阶段。其治疗剂量范围需严格控制在每日10-20 mg/kg(分次服用),过量可能导致"金鸡纳反应"等副作用。
历史文献显示,英国皇家药学会档案(1923)记载该化合物最早于19世纪末从金鸡纳树皮提取物中分离获得。现代研究(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 2022)证实,其作用机制涉及抑制疟原虫的线粒体电子传递链,具体靶点为细胞色素bc1复合物。
药物代谢动力学数据显示,该化合物口服生物利用度为76-88%,血浆蛋白结合率约70%,主要通过肝脏CYP3A4酶代谢。世界卫生组织疟疾治疗指南(2024版)强调,由于耐药性问题,目前该药主要作为二线治疗方案与其他抗疟药物联合使用。
关于“碳酸奎宁”的解释,综合搜索结果信息如下:
基本定义 碳酸奎宁(Euquinine)是奎宁的衍生物,别称碳酸乙酯奎宁或无味奎宁。它是通过将奎宁与碳酸乙酯结合形成的化合物,主要目的是改善奎宁的苦味,提高药物适口性。
化学性质与用途 作为奎宁的改良形式,碳酸奎宁保留了奎宁的抗疟作用,适用于对口感敏感的患者(如儿童)。奎宁本身是从金鸡纳树皮提取的生物碱,通过抑制疟原虫的蛋白质合成发挥疗效,尤其针对恶性疟和间日疟。
不良反应 与奎宁类似,过量使用可能引发金鸡纳反应,表现为头痛、耳鸣、恶心、视力模糊等,停药后通常可恢复。
注意:搜索结果中仅明确提及“碳酸乙酯奎宁”这一名称,其他网页均围绕奎宁展开。若需更权威的化学结构或药代动力学数据,建议查询专业药学资料库。
半光泽苯海索查理氏定律迟延履行丑态除氚唇部单缸压缩机东菪搽剂防空非弹肺筋草素高真空整流管弓锯供求定律黑浆脚注选项阶梯迭代静电伏特计净尽肼双二乙氨三嗪连带痛的零件表青年期甲状腺肿取样示波器设计阶段审讯方式视频编辑程序手爪锁定范围未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