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尿(Glycosuria)指尿液中出现葡萄糖的现象,是医学诊断中的重要指标。以下是详细解释:
糖尿(Glycosuria)指尿液中检测出超出正常范围的葡萄糖。健康人肾小管可将滤过的葡萄糖几乎全部重吸收,尿糖呈阴性。当血糖浓度超过肾糖阈(通常为8.9-10 mmol/L)或肾小管功能受损时,葡萄糖无法被完全重吸收,导致尿糖阳性(来源:《汉英综合大词典》)。
最常见于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因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障碍导致血糖升高,超过肾糖阈。持续性糖尿是糖尿病筛查的关键线索(来源:《默克诊疗手册》)。
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如范可尼综合征)致血糖正常但尿糖阳性,属病理性改变(来源:《实用内科学》)。
妊娠期肾糖阈降低、短时间内摄入大量碳水化合物(如250g以上)可引发短暂性糖尿(来源:《生理学》第9版)。
尿糖检测是糖尿病初筛手段,但需结合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确诊。除糖尿病外,库欣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亢进、急性胰腺炎等内分泌疾病也可能引发糖尿(来源:美国糖尿病协会指南)。
权威参考来源:
- 《汉英综合大词典》(吴光华主编)
- 《默克诊疗手册》(Merck Manual Professional Version)
- 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糖尿病诊疗标准》
- 《实用内科学》(第15版)
- 《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9版)
糖尿(glucosuria)是指尿液中检测到葡萄糖的现象,通常与血糖水平或肾脏功能异常相关。以下是详细解释:
糖尿主要指葡萄糖尿,即尿液中的葡萄糖含量超过正常范围(正常尿糖含量为0.7~0.52 mmol/L,定性试验阴性)。当血糖浓度超过肾糖阈值(8.8~10 mmol/L)或肾脏重吸收功能异常时,尿液中会出现葡萄糖。
糖尿是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之一,但并非所有糖尿均由糖尿病引起。糖尿病的确诊需结合血糖水平(如空腹血糖≥7 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 mmol/L)。此外,妊娠、急性感染、药物影响等也可能导致暂时性糖尿。
如需进一步了解糖尿病诊断标准或肾糖阈的具体机制,可参考来源网页的完整内容。
垂耳磁区旋转单边带系统丹尼斯氏法电线杆多处理机结构多核苷酸连接酶方位基点峰值限制复合纤维工厂管理费用表广播会议褐藻胶结石素质惊厥性绝佳的抗凝集素冷凝器外壳沥青化马蹄叉平均功率全国市场商务参赞生产物资神秘的手工品收敛的收能反应梯度相关法烷基纤维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