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死后损害英文解释翻译、死后损害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医】 postmortem lesion

分词翻译:

死后的英语翻译:

【医】 post mortem

损害的英语翻译:

damage; harm; injure; hurt; blemish; impair; scathe; tamper; wound
【医】 lesion; nuisance
【经】 damage

专业解析

死后损害(Postmortem Injury) 指自然人死亡后,其遗体、遗骨、骨灰、姓名、肖像、名誉、隐私等人格利益遭受不法侵害的行为。该概念在汉英法律语境中强调对死者人格延伸利益的保护,核心要点如下:


一、法律定义与特征

  1. 侵害对象特殊性

    损害行为直接作用于死者遗体、遗骨或人格符号(如姓名、肖像),但法律保护的本质是死者近亲属的精神利益与社会伦理秩序。例如,擅自解剖遗体或盗用死者肖像牟利均构成侵权 。

  2. 请求权主体限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994条,仅死者配偶、子女、父母等近亲属有权主张精神损害赔偿,其他亲属仅在无上述近亲属时可行使权利 。


二、司法实践要件

  1. 行为违法性

    需存在非法利用、污损遗体,或诋毁死者名誉等行为(如网络造谣贬低已故名人)。正当学术研究、新闻报道一般不构成侵权 。

  2. 因果关系与损害结果

    近亲属需证明侵权行为导致其精神痛苦(如焦虑、社会评价降低)。2019年“烈士名誉侵权案”中,法院认定诋毁英雄构成死后损害,判决公开道歉及赔偿 。


三、救济方式


四、学术观点补充

学者指出,死后损害本质是“人格利益物化”的延伸保护。英美法系中类似概念为“tort concerning the dead”,但赔偿范围限于近亲属情感利益(如美国《侵权法重述》§868)。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994条(人格权编)
  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2020修正)
  3. 王利明:《人格权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2)
  4. (2019)浙01民终第XXXX号民事判决书
  5. 《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第25条

网络扩展解释

“死后损害”(或称“死后伤”)是指个体死亡后因外力作用形成的损伤,与生前伤存在本质区别。其核心鉴别依据是有无生活反应(即机体存活时对损伤的生理反应)。以下是详细解释:

1.定义与特征

2.具体表现

3.鉴别意义

4.常见类型

包括毁尸灭迹(如肢解)、尸体搬运造成的二次损伤、伪装死亡方式(如死后悬挂伪装自缢)等。

若需进一步了解法医学鉴定技术或案例分析,可参考权威司法鉴定机构资料(如、5)。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伴随物扮装标量类型标识符布尔什维克出射光雌配子蛋白同化激素电制版冬令肢皮炎非定期损益弗鲁安氏综合征复式保险格-果二氏现象功能分布计算机国家制裁回乡证基板线紧缩过程寄生虫计数开花弹滤泡增殖内模胀大驱蛔萜赛勒氏软骨三齿线虫属舍弃说明授与权通道效应图像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