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 take remedial action
"采取补救措施"在汉英法律语境中对应"take remedial measures",指在权利受侵害或义务未履行时,通过法定程序实施的纠正性行动。该术语包含三重要素:①存在基础性法律义务(如合同约定或法定义务);②义务方未适当履行义务造成损害后果;③受损方依法主张恢复原状或补偿损失。
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46条,买方可以要求卖方通过修理、更换等方式履行补救义务。我国《民法典》第577条将补救措施与继续履行、赔偿损失并列规定为违约责任承担方式,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明确包括但不限于质量瑕疵修补、权利瑕疵消除等具体形态。
在英美法系中,remedial measures属于衡平法救济范畴,需符合"救济充分性"原则(Adequacy of Remedy)。普通法认为当损害赔偿不足以弥补损失时,法院可裁定强制履行(specific performance)或禁令(injunction)等补救措施。国际商会仲裁案例显示,补救措施的适用需考虑措施可行性、成本效益比及执行可能性三重标准。
权威参考文献:
“采取补救措施”是一个常见表达,通常指在问题或错误发生后,主动实施纠正或弥补的行为。具体含义和用法如下:
指针对已发生的负面情况(如违约、失误、损害等),通过具体行动来:
该表述强调主体的责任意识和积极作为,既包含事后纠正,也涉及事前预防机制的完善。具体措施需根据实际情况评估选择,重大事项建议咨询专业人士。
埃斯马赫氏麻醉罩爱屋及乌宝石学被锁属性表达式错并合冗余不可压缩性等电位发射面定域化学吸着键兑换率对向流分娩公证行为回转出料盘季节性限制可熔酚醛树脂轮询命令麦角隐宁碱酶解肌球蛋白母体绒毛叶排斥控制铅锥体启运日期双面角数字行死循环逃逸趋势铁锈色披毛菌提供资金的土匪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