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尸体现象英文解释翻译、尸体现象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法】 postmortem phenomena

分词翻译:

尸的英语翻译:

cadaver; carcase; carcass; corpse; dead body

体现的英语翻译:

embody; incarnate; materialize; reflect; impersonate; in the person of
【法】 impersonate

象的英语翻译:

appearance; as; elephant; imitate; like; look as if; resemble; shape
take after; trigram
【法】 take after

专业解析

尸体现象(Postmortem Phenomena)是指人体死亡后因生物、化学及物理作用引发的系列形态学变化,是法医学判断死亡时间、死因及尸体处理状态的重要依据。根据发生时间可分为早期现象和晚期现象。

一、早期尸体现象(Early Postmortem Changes)

  1. 尸冷(Algor Mortis)

    体温随环境温度逐渐下降,通常以1°C/小时速率降低,受环境湿度、体型等因素影响。该现象为法医推断死亡时间(PMI)的基础指标之一(来源:《法医病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 尸斑(Livor Mortis)

    血液因重力沉积于尸体低位,形成紫红色斑块,12小时内按压可褪色,后期固定。颜色异常可提示中毒(如一氧化碳中毒呈樱桃红色)(来源:National Institute of Justice, "Postmortem Changes")。

  3. 尸僵(Rigor Mortis)

    肌肉ATP耗尽导致的强直状态,通常死后1-3小时出现,24-48小时缓解。出现顺序反映死亡时肌肉活动状态(来源:《Forensic Science International》, vol. 282)。

二、晚期尸体现象(Late Postmortem Changes)

  1. 腐败(Putrefaction)

    肠道细菌分解组织产生硫化氢、甲烷等气体,导致尸体膨胀、恶臭,出现“腐败静脉网”。湿热环境加速此过程(来源:CDC, "Decomposition Process")。

  2. 白骨化(Skeletonization)

    软组织完全分解后仅存骨骼,时间跨度从数月至数年,受气候、埋葬深度影响。骨骼损伤分析可追溯生前创伤(来源:《法医人类学基础》,科学出版社)。

  3. 特殊保存现象

    包括干尸(Mummification,干燥环境)、尸蜡(Adipocere,湿润厌氧环境),此类现象可保留特定组织特征供法医检验(来源:Journal of Forensic Sciences, vol. 64)。

网络扩展解释

尸体现象是指人体死亡后,在内外环境因素作用下,尸体各组织、器官发生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变化。这些变化不仅反映生命活动的终止,还为法医学提供推断死亡时间、分析死因等关键线索。

一、基本分类

  1. 早期尸体现象(死后24小时内)

    • 肌肉松弛:死亡瞬间全身肌肉失去张力,表现为瞳孔散大、口微张()。
    • 尸冷:体温以初始10小时约1℃/小时,之后0.5℃/小时下降()。
    • 尸斑:血液因重力沉积形成暗红色斑块,死后1-2小时出现()。
    • 尸僵:肌肉硬化固定关节,始于面部,6-8小时全身僵直()。
    • 皮革样化:表皮干燥形成黄褐色硬斑,多见于口唇、阴部()。
  2. 晚期尸体现象(24小时后)

    • 腐败:微生物分解导致组织液化、产气膨胀()。
    • 保存型现象:特殊环境下形成干尸(脱水)、尸蜡(脂肪皂化)或泥炭鞣尸(酸性环境鞣化)()。

二、法医学意义

  1. 死亡确认:尸斑、尸僵等是绝对死亡体征()。
  2. 死亡时间推断:结合尸冷速率、尸僵进展等综合判断()。
  3. 死因与环境分析:如尸体痉挛提示濒死剧烈动作(如溺水挣扎)()。
  4. 移尸判断:尸斑分布异常可能提示死后尸体被移动()。

三、特殊现象

以上内容综合了多篇权威资料,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参考、4、7等来源。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奥托硫胺白氨酰半导体类型备用级别黄木亭丙二酸异丁·乙酯布尔标志抽样数据除气熔剂待修时间滴注疗法汞非林钠国务卿还原溴靛蓝货币学几何因数机械装配程序记帐错误距离测度抗硫胺素克里斯托弗氏悬带令尊氯酸酯煤气洗涤器面向总线的强行越狱气胶溶体缺省逻辑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