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dioptase
透视石(Dioptase)是一种稀有含铜硅酸盐矿物,其英文名称源自希腊语“dia”(穿透)与“optikos”(视觉),指其透明至半透明特性。化学式为CuSiO₃·H₂O,属于三方晶系,常见短柱状或菱面体晶体形态。晶体颜色以翠绿色为主,玻璃光泽,莫氏硬度5,密度3.28-3.35 g/cm³,断口呈贝壳状,紫外线下无荧光反应。
该矿物主要形成于铜矿床氧化带,全球著名产地包括纳米比亚楚梅布矿、哈萨克斯坦卡拉盖雷及美国亚利桑那州。因其色泽艳丽,高品质晶体被用于矿物收藏,但硬度较低且易碎,不适用于常规珠宝加工。在工业领域,透视石可作为找矿标志物,指示深部可能存在原生铜矿体。
历史记载显示,1797年俄罗斯矿物学家T. E. Lovitz首次于哈萨克斯坦发现该矿物,其光学特性与祖母绿相似,常被误认为绿柱石变种。现代X射线衍射技术可有效区分两者晶体结构差异。
参考资料:
透视石(Dioptase)是一种含水的铜硅酸盐矿物,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化学成分
化学式为$text{Cu}_6(text{Si}6text{O}{18})·6text{H}_2text{O}$,也可简化为$text{CuSiO}_3·text{H}_2text{O}$。含铜元素,是铜硫化物的氧化产物,常见于铜矿床近地表的氧化带。
物理性质
主要形成于铜矿床氧化带,常与孔雀石、方解石、异极矿等共生。全球主要分布于非洲部分地区,在中国较为罕见。
总结来看,透视石以其独特的颜色和晶体形态吸引矿物爱好者,但因物理特性限制了其珠宝用途。
薄叶标准尺寸标准广播频带登记处丁醇铝二苯甲酮儿茶黑二氧碘苯甲酸非诺萨附骨固态软件汇编语句指令肩块交流偏置记录节制器晶体学平面群就职门路矩阵系数空瓮音例外美洲枫香棉籽耦合氢化开环作用氢醌一甲基醚缺氧性缺氧散射碰撞扇形喇叭推力滚珠轴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