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dioptase
透視石(Dioptase)是一種稀有含銅矽酸鹽礦物,其英文名稱源自希臘語“dia”(穿透)與“optikos”(視覺),指其透明至半透明特性。化學式為CuSiO₃·H₂O,屬于三方晶系,常見短柱狀或菱面體晶體形态。晶體顔色以翠綠色為主,玻璃光澤,莫氏硬度5,密度3.28-3.35 g/cm³,斷口呈貝殼狀,紫外線下無熒光反應。
該礦物主要形成于銅礦床氧化帶,全球著名産地包括納米比亞楚梅布礦、哈薩克斯坦卡拉蓋雷及美國亞利桑那州。因其色澤豔麗,高品質晶體被用于礦物收藏,但硬度較低且易碎,不適用于常規珠寶加工。在工業領域,透視石可作為找礦标志物,指示深部可能存在原生銅礦體。
曆史記載顯示,1797年俄羅斯礦物學家T. E. Lovitz首次于哈薩克斯坦發現該礦物,其光學特性與祖母綠相似,常被誤認為綠柱石變種。現代X射線衍射技術可有效區分兩者晶體結構差異。
參考資料:
透視石(Dioptase)是一種含水的銅矽酸鹽礦物,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化學成分
化學式為$text{Cu}_6(text{Si}6text{O}{18})·6text{H}_2text{O}$,也可簡化為$text{CuSiO}_3·text{H}_2text{O}$。含銅元素,是銅硫化物的氧化産物,常見于銅礦床近地表的氧化帶。
物理性質
主要形成于銅礦床氧化帶,常與孔雀石、方解石、異極礦等共生。全球主要分布于非洲部分地區,在中國較為罕見。
總結來看,透視石以其獨特的顔色和晶體形态吸引礦物愛好者,但因物理特性限制了其珠寶用途。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