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ron chain
铁索(tiě suǒ)在汉英词典中的核心释义为"iron chain",指由铁制环扣连接而成的链条状装置,常见于传统桥梁、船舶锚定或军事防御设施。根据《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其构词法遵循汉语"材质+用途"的命名规则,其中"铁"明确材质属性,"索"指代绞合而成的绳索结构。
从工程学角度分析,铁索具有抗拉强度高(可达350-550 MPa)和耐腐蚀性强的物理特性,这使其在古代桥梁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典型应用案例包括始建于1706年的泸定桥,该桥以13根铁索构成主体承重结构,单根铁索由约900个锻铁环相扣,总重量达1.5吨(《中国桥梁史》。
在军事领域,《武备志》记载铁索常用于江防体系,如公元280年西晋灭吴战役中,长江险要处布设的"千寻铁锁"即为此类防御工事。现代应用中,ASTM A391标准规定的合金铁索抗拉强度较传统锻铁提升3-4倍,广泛应用于登山装备和工业吊装领域(《材料工程手册》。
语言学层面,该词在汉英互译时需注意语境差异。文学作品中多译为"iron chains"强调实体存在,而象征性用法如"铁索横江"则宜译作"impenetrable barriers"以保留隐喻含义(《汉英对比语言学》。
“铁索”一词的详细解释如下:
指用铁制成的粗链或绳索,常用于固定、连接或束缚物体。例如“铁索吊桥”中的结构部件。
以上内容综合了历史文献、文学引用及现代用法,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宋史》《清通典》等来源。
标量积鼻堤布尔的操作数寄存器等环母核低表面能固体第一次浪潮二碘酚磺酸铅反相分配色谱法辐射能侦查设备过期帐款函数开关合成醇法几乎相同进入静脉均等状态控制的浮动连带之债连入命令铆钉头排表气煞车汽水共腾舍入短语水套式熔铁炉束勒感斯盘和吐温搪玻璃设备调速发电机托利洛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