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 over due accounts; overdue accounts; past due account
过期账款(Guòqī Zhàngkuǎn) 指超过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的付款期限仍未清偿的应收款项。在财务会计中,该术语对应英文"Overdue Account" 或"Past Due Receivable",属于信用风险管理的关键概念。
账款自约定付款日(Due Date)起未偿付即视为过期。例如,合同约定30天内付款,第31天即计入过期账款。
在资产负债表中列为"应收账款" 的子类,需根据逾期时长计提坏账准备(Allowance for Doubtful Accounts)。
来源: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财政部)。
中文术语 | 英文直译 | 专业场景用法 |
---|---|---|
过期账款 | Overdue Account | 泛指逾期未付的债权 |
逾期应收账款 | Past Due Receivable | 强调企业赊销产生的待收资金 |
呆账 | Bad Debt | 已确认无法收回的过期账款 |
企业通常按逾期阶段采取行动:
规定逾期应收账款的减值测试方法,要求披露账龄分析表(Aging Schedule)。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官网
明确逾期30天以上的金融资产需划分为"信用风险显著增加"阶段。
来源: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
提示:具体会计处理需结合企业信用政策及当地法规,建议咨询注册会计师(CPA)获取个案指导。
过期账款(即逾期账款)是指债务人未按合同约定或行业惯例,在约定期限内支付给债权人的款项,属于违约行为。以下是详细解释:
核心概念
过期账款本质是债务人未履行付款义务,违反合同或法律规定。其认定需满足两个条件:
法律依据
涉及《合同法》《民法》《债权法》等:
主要原因
负面影响
债权人可通过以下方式维权:
如需了解具体法律条款或案例,中的详细分析。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