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条约的批准英文解释翻译、条约的批准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法】 ratification of treaties

分词翻译:

条约的英语翻译:

pact; treaty
【法】 treaty

批准的英语翻译:

approve; authorize; confirm; pass; ratify; sanction; seal; warrant
【经】 approbation; authorization; ratification

专业解析

条约的批准(Ratification of Treaty)是指主权国家通过法定程序确认其对条约内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正式行为。根据《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14条,批准是国家表达同意受条约约束的两种主要方式之一。该程序包含三个核心要素:

  1. 国内立法授权

    中国《缔结条约程序法》第七条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条约批准权,须经国务院提请审议。美国宪法第二条则规定总统经参议院三分之二多数同意后批准条约(U.S. Constitution Art. II)。

  2. 国际法效力确认

    牛津法律词典定义批准为"使已签署的条约产生完全法律效力的正式行为"。该程序将临时签署(signature)转化为永久义务,如《巴黎气候协定》经55国批准后于2016年11月4日正式生效。

  3. 双阶生效机制

    条约生效包含国内国际双重程序:国内需完成宪法规定的审批流程(如中国国务院向全国人大提交议案),国际层面则需向条约保存方交存批准书。联合国条约库数据显示,平均每个多边条约需经18个月完成批准流程。

此术语在Black's Law Dictionary中的英文释义为:"The formal confirmation by a state of its consent to be bound by a treaty, following signature where such signature is subject to ratification." 该定义强调国家意志的最终确认属性。

网络扩展解释

条约的批准是国际法中重要的法律程序,指缔约国权力机关对其全权代表签署的条约予以正式认可,表明国家同意接受条约约束。以下是具体解释:

1.定义与核心含义

批准是国家(通常由元首或立法机关)对已签署条约的最终确认行为。其核心在于通过国内法定程序,使条约产生国际法效力,表明国家愿意履行条约义务。

2.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条约程序法》,重要条约需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批准,国家主席根据决定签署批准书。批准书通常需与其他缔约国交换或交存至国际组织,作为生效条件。

3.批准的必要条件

4.效力与程序特点

5.与类似概念的区别

意义总结

批准程序体现了国家主权原则,确保条约内容符合国内法律体系,并通过权力机关的审查平衡国际承诺与国内利益。实际案例中,部分条约因未获批准而无法生效,例如1919年《凡尔赛和约》因美国未批准而影响其效力范围。

(注:如需了解具体国家的批准流程,可参考、5中的法律条文原文。)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摆频振荡器报送纳税申报表备件箱贝特洛方程式触发控制出入权反萃取剂高速示波器高速调整宏加工程序后天性肌强直环状软骨板琥珀酸乙酯精蛋白空闲内存区矿物资源炼厂气内部纪律内部控制组织图女监护人炮弹匹配负载皮炎类芽生菌桥体缺省规则三端快速半导体开关舌内侧结节斯特恩氏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