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council of state
join; refer
certain administrative aspects of government; politics
a designation for certain government offices and public places; compound
courtyard; yard
参政院(cān zhèng yuàn)作为历史政治术语,在不同语境中存在以下核心释义:
一、机构定义与职能 该机构多指代国家政权体系中的咨询或审议机关,法语对应"Conseil d'État",英语译为"Council of State"。在法国行政体系中,参政院兼具最高行政法院和政府咨询机关双重职能,主要负责审查行政法令草案、裁决行政诉讼等要务。
二、历史演变轨迹
法国模式:源于拿破仑·波拿巴于1799年设立的参政院,初期作为行政司法与立法咨询的核心机构,该体制经多次改革延续至今,现已成为法国行政司法体系的基石(参考《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宪法》第37-39条)。
中国参照:晚清1907年仿行宪政时期设立的"资政院",其英文译名亦作"Consultative Council",虽存续时间短暂(1910-1912),但作为中国近代议会政治雏形具有特殊历史意义(据《清史稿·职官志》记载)。
三、汉英词典释义对比 《新世纪汉英大词典》(2016修订版)将其定义为:"(旧时) privy council;council of state",强调其历史语境下的顾问属性。《牛津中国历史术语词典》则注:"an advisory body in imperial China, functionally similar to the Conseil d'État in France"。
四、现代制度映射 在比较政治学视域下,当代类似机构包括:
根据历史资料,“参政院”是中华民国初期袁世凯执政时期设立的重要政治机构,其定义、职能及组成可总结如下:
参政院成立于1914年6月20日,是依据《中华民国约法》设立的机构,名义上为大总统的咨询机关,但在实际运作中拥有代行立法院职权的特殊地位。这一设计体现了袁世凯时期强化中央集权的政治意图。
参政院成员需满足以下至少一项资格:
该机构是袁世凯为削弱国会权力、加强个人集权而设,1916年随着袁世凯去世被撤销。其存在反映了民国初年宪政制度的不稳定性。
需注意:宋代虽设有“参知政事”官职(副宰相),但与此处参政院无直接关联。
不明原因的过失产权状况节略齿间纯键从属信用证促胰腺激素电平灵敏电路独家推销多点焊二级反应法律赔偿粪烯醇感官性眩晕感应调谐高压政治论者格式塔学说工件磨损工艺图纸汉-帕二氏法化学生物学的忽略逻辑检偏振器解流器咖啡内酯糠疹癣菌属硫酸胍乙啶弄巧成拙平面网络手动复置水肿套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