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蚕丝英文解释翻译、蚕丝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silk
【化】 silk

相关词条:

1.cocoonfibre  2.cocoonfiber  3.naturalsilk  

例句:

  1. 蚕丝柞蚕吐出的丝或丝织成的布料
    The silk produced by this worm or a fabric woven from it.

分词翻译:

丝的英语翻译:

a threadlike thing; a tiny bit; silk; thread
【医】 fila; filament; filamentum; filum; silk; wire
【经】 silk

专业解析

蚕丝(cán sī),英文对应词为silk,指由家蚕(Bombyx mori)幼虫吐丝结茧时分泌的天然蛋白质纤维。以下是基于权威来源的详细释义:


一、定义与生物来源

蚕丝是桑蚕通过丝腺分泌的连续长纤维,主要成分为丝素蛋白(fibroin) 和丝胶蛋白(sericin)。丝素构成纤维主体,丝胶则包裹于外层,需经脱胶工艺去除以获取光滑丝线(《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其形成过程与蚕的生物学特性直接相关,属昆虫源性天然高分子材料(《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二、工艺特性

  1. 物理性能

    蚕丝纤维直径约10–25 μm,强度为3.5–5.0 g/d,断裂伸长率15–25%,具有独特的光泽("丝光效应")和柔韧触感。其横截面呈三角形,赋予织物天然悬垂性(《纺织材料学》,中国纺织出版社)。

    热性能公式:

    $$ begin{aligned} text{分解温度} &approx 150^circtext{C} text{比热容} &= 1.38text{J/(g·K)} end{aligned} $$

  2. 化学性质

    耐弱酸但不耐碱(pH>10时溶解),对氧化剂敏感。丝胶可溶于热水(脱胶温度:95–100°C),丝素则具两性电解质特性(《丝绸工艺学》,东华大学出版社)。


三、分类与应用

类型 特征 用途
生丝(raw silk) 含丝胶未处理,硬度高 刺绣底布、医用缝合线
熟丝(boiled-off silk) 脱胶后柔软有光泽 高级服装、家纺面料
柞蚕丝(tussah silk) 野生柞蚕分泌,色黄粗硬 厚重织物、地毯

四、文化与经济意义

蚕丝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外的重要科技贡献,西汉时期已通过丝绸之路远销欧亚。现代产业中,中国产量占全球80%(2023年数据),浙江湖州、江苏苏州为主要产区(《中国丝绸通史》,苏州大学出版社)。其生物相容性亦被应用于人造血管、手术缝合线等医疗领域(《生物材料科学》,科学出版社)。


参考文献

  1.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2. 《辞海》(第七版)
  3. GB/T 24252-2019《蚕丝织物》国家标准
  4. 《Encyclopedia Britannica》-"Silk"条目
  5.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纤维作物报告

网络扩展解释

蚕丝是由蚕(主要为桑蚕)在结茧时分泌的丝液凝固而成的天然蛋白质纤维,是历史悠久的动物纤维之一。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定义与来源

蚕丝是熟蚕结茧时分泌的绢丝液凝固形成的连续长纤维,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也被称为“天然丝”。每只蚕约需60小时吐出长达1.6公里的丝,而1000只蚕需消耗20公斤桑叶,仅产约0.5公斤丝。

二、组成与结构

  1. 化学成分:主要含丝素(75-80%)和丝胶(20-25%),均为蛋白质,另含少量茧丝蜡、碳水化合物等。
  2. 微观结构:由两根纤维并排组成,中心为丝素(纤维状蛋白),外层包裹丝胶(球状蛋白)。

三、分类与特性

四、历史与应用

五、文化意义

蚕丝不仅是物质资源,也承载文化象征,如诗词中常借蚕丝隐喻劳作与生活(如柳宗元《田家》)。

蚕丝兼具实用价值与文化内涵,是天然纤维中的珍品,广泛应用于纺织业并深刻融入人类文明史。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摆动输送机包装机孢子囊孢子卑屈的出口宏指令催告令电解分离复制的工作记录簿横窦合同当事人意见一致红外磷光体活性炭黑间歇失效截甜菜叶器可不经过宣告作为无效空想性质矿砂石油两用轮船连谱号猕基因耐天气性偶发组织氢的消耗人类生化反应工程枢轴轴承天然雾提环螺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