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mitation period是什么意思,limitation period的意思翻译、用法、同义词、例句
常用词典
时效期
例句
The expiration of the limitation period does not extinguish the right.
时效期间届满不毁灭权利。
The limitation period shall be counted anew from the time of discontinuance.
自中断时起,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The time limitation period shall be recounted from the time of the interruption.
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The limitation period for arbitration shall be calculated anew from the time of discontinuance.
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The counting of the limitation period shall be resumed when the cause of suspension no longer exists.
自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时效期间继续计。
专业解析
"limitation period" 在法律领域的中文标准对应术语是诉讼时效。
它指的是法律规定的,权利人通过诉讼程序请求法院保护其民事权利的法定有效期间。其核心含义和要点如下:
- 法律强制性规定:诉讼时效是由法律(通常是程序法或民法典中的时效章节)明确规定的期限,当事人不能通过约定任意延长或缩短。
- 权利行使的期限:它设定了权利人(通常是债权人或受害人)必须在一定时间内向法院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以强制实现其权利(如要求对方履行债务、赔偿损失等)的最后期限。
- 核心法律效果 - 胜诉权消灭:这是诉讼时效最核心的法律后果。
- 期限内起诉:如果权利人在诉讼时效期间内提起诉讼或仲裁,且主张的权利成立,法院或仲裁机构会依法支持其请求,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
- 期限届满(时效完成):如果权利人在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才提起诉讼或仲裁:
- 权利人仍享有起诉权:法院仍然会受理案件(程序权利仍在)。
- 义务人可主张时效抗辩:如果义务人(通常是被告)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辩(即主张时效利益),法院经审查属实的,应当驳回权利人的诉讼请求。这意味着权利人丧失了通过国家强制力实现其权利的胜诉权(实体权利虽未消灭,但失去了强制执行力)。
- 义务人不主张时效抗辩:如果义务人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法院不会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进行裁判,仍可能支持权利人的请求(即义务人自愿履行或放弃时效利益)。
- 起算点:诉讼时效期间通常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开始计算。例如,在合同纠纷中,可能从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算;在侵权纠纷中,可能从受害人知道损害和侵权人之日起算。法律有特殊规定的除外(如最长权利保护期间)。
- 期间长度:不同国家或地区、不同类型的权利(债权请求权是典型),诉讼时效期间长度不同。例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 普通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如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的诉讼时效为四年)。
- 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此为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并非严格意义上的诉讼时效,但效果类似)。
- 中断与中止:诉讼时效并非一成不变。在特定情形下可以发生:
- 中断:在诉讼时效期间内,因权利人提起诉讼、主张权利或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等法定事由发生,导致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归于无效,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 中止: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时效暂停计算,待中止原因消除后,再继续计算满六个月。
总结来说,"limitation period" (诉讼时效) 是法律为督促权利人及时行使权利、维护社会交易和司法秩序稳定而设定的制度。其主要法律效果在于,若权利人未在法定期限内行使权利(提起诉讼/仲裁),且义务人主张时效抗辩,则权利人将丧失请求法院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的胜诉权。
来源参考:
- 中国《民法典》第九章 "诉讼时效" (第一百八十八条至第一百九十九条)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法律法规数据库 (可查询官方文本)
- 法律专业释义:如《元照英美法词典》对 "limitation period" 的解释。
- 权威法律评注:如最高人民法院民法典贯彻实施工作领导小组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总则编理解与适用》中关于诉讼时效的论述。
网络扩展资料
Limitation Period(时效期)是法律领域的重要术语,指法律规定的提起诉讼或法律程序的时间限制,超过该期限后,当事人需获得法庭特别许可才能继续相关申索。以下是详细解释:
1.核心定义
- 法律含义:指法律对特定类型的民事或刑事申索设定的有效期限,逾期未采取行动可能导致权利丧失。
- 常见场景:适用于合同纠纷、侵权索赔、工伤索偿等民事案件。
2.主要类型与期限
根据法律案件类型,时效期有所不同(以常见法域为例):
- 合同纠纷:通常为6年(自违约发生日起算)。
- 契约纠纷(如涉及房产):可能延长至12年。
- 人身伤害索赔(如交通事故):一般为3年(自伤害发生日起算)。
- 工伤索偿:通常为2年(自意外发生日起算)。
3.时效后果
- 逾期影响:超过时效期后,原告需向法庭申请延期,否则申索可能被驳回。
- 例外情况:某些特殊情形(如原告在时效期间内无法发现损害)可能暂停或延长时效期。
4.与其他术语的关联
- Limitation(限制):广义上指任何限制性规则,而limitation period特指法律程序的时间限制。
- Prescriptive Period(时效期):部分法域中与“limitation period”同义,强调权利因时间流逝而消灭。
5.注意事项
- 法域差异: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时效期可能差异较大,需参考当地法律。
- 专业建议:涉及法律纠纷时,建议咨询律师以确认具体时效规则。
如需完整法律条文或案例,可查阅相关司法管辖区的法规(如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的英文单词...
hearplant housedisagreementCharacterizesdreamilyemphasizingentitledfranchisingfrostboundhurstnaturalistparapsychologyquayscuttlingspillsuntrammeledcoating antigencoloring matterdefending championvolatile marketcaciquecherrystonecologarithmdisconferrazitefluoridationfrangufolinemercaptalmesoblasticmicrostr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