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high tenacity
high; high-priced; lofty; loud; tall
【醫】 homo-; hyper-; hypsi-; hypso-; per-
"高韌性"在漢英詞典中對應"high toughness"與"high tenacity"的雙重概念,其核心内涵包含三個維度:
物理特性定義(材料科學角度) 指材料在塑性變形和斷裂過程中吸收能量的能力,表現為抗裂紋擴展特性。根據ASM材料手冊定義,韌性計算公式為: $$ K{IC} = Y sigma sqrt{pi a} $$ 其中$K{IC}$為斷裂韌性值,$sigma$為施加應力,$a$為裂紋長度,Y為幾何修正因子(來源:ASM International材料特性數據庫)。
行為心理學延伸(牛津心理學詞典) 指個體在逆境中表現出的心理彈性,包含情感調節、認知重構和壓力耐受三重機制。美國心理學會(APA)将其定義為"個體面對重大生活變故時保持或恢複心理穩态的能力"(來源:APA心理學術語庫)。
工程應用标準(ASTM國際标準) 在工程領域需滿足ASTM E399規範,要求材料同時具備≥200 MPa√m的斷裂韌性和≥15%的延伸率。該标準已被ISO 12135國際标準收錄(來源:ASTM标準技術文檔)。
劍橋詞典特别指出,在語言學應用中,"tenacity"更強調持久力,而"toughness"側重抗破壞能力,這種語義差異在專業翻譯中需嚴格區分(來源:劍橋學術詞典線上版)。
“高韌性”是一個跨學科概念,既用于描述材料特性,也可引申為組織或個人的能力屬性。以下是綜合不同領域的詳細解釋:
物理特性
高韌性指材料在塑性變形和斷裂過程中吸收能量的能力,表現為受外力時不易脆性斷裂。例如鋼材在承受沖擊載荷時,即使發生形變也能保持結構完整(如Q490DRL1鋼闆在-40℃仍保持穩定性能)。
公式表達:韌性值=斷裂前吸收的能量/材料體積,即
$$
text{Toughness} = frac{W}{V}
$$
其中$W$為吸收能量,$V$為體積。
與硬度的關系
高韌性材料常兼具高硬度(如航空鋼材),但兩者側重不同:硬度強調抗刮擦能力,韌性關注抗斷裂性。
企業韌性
指企業適應環境變化、從危機中恢複并實現增長的能力。例如通過未雨綢缪的管理策略,在危機後達到150%-200%的效能提升。
個人意志
形容堅韌不拔的精神品質,如“在困境中堅持不懈,不輕易放棄”。
特性 | 韌性 | 脆性 | 彈性 |
---|---|---|---|
核心表現 | 形變後不斷裂 | 直接斷裂 | 形變後恢複原狀 |
能量吸收 | 高 | 低 | 中等 |
典型材料 | 鋼材、橡膠 | 玻璃、陶瓷 | 彈簧鋼、橡皮筋 |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材料型號(如Q490DRL1)或企業韌性案例,可參考、3、4的完整内容。
比德氏器磁帶環存儲器存取法程式動力制動法定受托人的身分副絨球甘氨碘苯酸個别及連帶責任固定設備周轉率過程控制字含水酚含碳物質磺胺喹┧啉漿液性胸膜炎接管開孔近似租金近中舌Ж角開菲乳可鍛合金克魯克斯氏鏡片枯茗叉丙二酸老貓目錄删除七的食管造口術術語數據庫羧甲半胱氨酸投合推理系統脫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