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fossae infraspinata
below; descend; down; give birth to; give in; go to; leave off; lower; next
take
【醫】 cata-; hyp-; infra-; kat-; sub-
cote; den; hold in; nest; shelter; socket
【醫】 depression; fossa; fossae; pit; pouch; socket; venter
岡下窩(Infraspinous Fossa)是人體肩胛骨背面的重要解剖結構,位于肩胛岡下方,呈三角形凹陷區域。其英文名稱"Infraspinous"源自拉丁語,其中"infra-"意為"下方","-spinous"指肩胛岡,直譯為"岡下凹陷區域"。該結構作為岡下肌的附着點,在肩關節運動中起關鍵作用,具體特征包括:
解剖定位
肩胛骨背面被肩胛岡分為岡上窩(Supraspinous Fossa)和岡下窩,後者占據約三分之二的面積。其内側緣與脊柱緣相接,外側緣延伸至肩胛骨外側角,與盂肱關節相鄰。
生理功能
岡下窩為岡下肌提供附着面,該肌肉屬于肩袖肌群(Rotator Cuff),協同控制肱骨外旋及肩關節穩定性。臨床研究表明,岡下肌萎縮或損傷會導緻肩關節活動受限。
形态特征
通過CT三維重建可見,成年人的岡下窩平均深度為12.3±1.7mm,表面覆蓋的骨小梁排列方向與肌肉拉力線一緻,這種生物力學適應性在人類進化過程中逐漸形成。
根據《格氏解剖學》(Gray's Anatomy)第42版描述,該結構在胚胎發育第7周開始骨化,其形态變異可能影響肩胛骨動力學。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NLM)的解剖學術語數據庫MeSH将其歸類為"肩胛骨/解剖學和組織學"條目,系統編碼為A02.835.232.087.783.692。
岡下窩是人體肩胛骨背側的一個骨性凹陷區域,具體解釋如下:
岡下窩是肩胛骨背側的解剖标志,與肩關節穩定性和上肢活動密切相關。若出現疼痛或異常,需結合肌肉功能及潛在病理因素綜合評估。
安息香肟鞭波瓣腸疝觸變的燈試法抵觸憲法碲酸鈉二進制算術運算防止騷亂非破壞加氫糞甾醇改良及擴充古德帕斯徹氏染劑果耳氏纖維固有變量迦柏斯絞刀甲基甘氨酸氧化酶監視人級間開放投資公司勞改氯酸鋁麥加番瀉葉拼料侵略政策驅動齒輪乳糜尿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