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埃希氏杆菌屬英文解釋翻譯、埃希氏杆菌屬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Escherichia

分詞翻譯:

埃的英語翻譯:

angstrom; dust
【化】 angstrm
【醫】 angstrom; tenthmeter

希的英語翻譯:

hope; rare

氏的英語翻譯:

family name; surname

杆菌屬的英語翻譯:

【醫】 Bacillus; Bact.; Bacteridium; Bacterium

專業解析

埃希氏杆菌屬(Escherichia)是腸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中的一屬革蘭氏陰性杆菌,為紀念德國兒科醫生兼微生物學家Theodor Escherich(1857–1911)而命名。該屬細菌廣泛存在于溫血動物腸道内,部分菌株具有重要醫學及環境意義。


一、核心特征與分類地位

  1. 形态與生理特性

    呈短杆狀(0.4–0.7 × 1.0–3.0 μm),無芽孢,多數有鞭毛(周生鞭毛),兼性厭氧。生化特性表現為發酵葡萄糖産酸産氣,氧化酶陰性,可快速分解乳糖(部分菌株例外),吲哚試驗陽性。

  2. 分類學地位

    隸屬于變形菌門(Proteobacteria)→ γ-變形菌綱(Gammaproteobacteria)→ 腸杆菌目(Enterobacterales)→ 腸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模式種為大腸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


二、典型菌種:大腸埃希氏菌(E. coli

  1. 共生與緻病性

    • 共生菌株:定居于人類及動物腸道,參與維生素K合成,抑制病原菌定植。
    • 緻病菌株:部分血清型(如O157:H7)産生志賀毒素(Shiga toxin),導緻出血性結腸炎或溶血性尿毒綜合征(HUS)。其他緻病型包括腸緻病性(EPEC)、腸侵襲性(EIEC)等。
  2. 科研與工業應用

    作為分子生物學模式生物,用于基因克隆、蛋白表達系統(如pET載體)。工業上用于生産胰島素、幹擾素等重組蛋白。


三、環境與生态意義

  1. 環境指示菌

    常作為糞便污染指示生物,用于評估水源、食品的衛生安全性(如通過檢測大腸菌群計數)。

  2. 環境適應性

    部分菌株可在土壤、水體中存活,參與有機物分解,但在自然環境中的豐度遠低于腸道。


四、命名淵源與曆史背景

“埃希氏”為 Theodor Escherich 姓氏的中文音譯。1885年,Escherich 首次從嬰兒糞便中分離出該菌,最初命名為“Bacterium coli”。1919年,為紀念其貢獻,菌屬更名為“Escherichia”。


參考文獻

  1. 美國微生物學會(ASM) - Escherichia 屬分類綜述
  2. 世界衛生組織(WHO) - 緻病性 E. coli 防控指南
  3.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 - 大腸杆菌感染監測數據
  4. NCBI Taxonomy Database - Escherichia 屬基因組信息
  5. Journal of Bacteriology - 埃希氏菌屬代謝途徑研究

網絡擴展解釋

埃希氏杆菌屬(Escherichia)是腸杆菌科中的一個重要菌屬,以下從多個方面進行詳細解釋:

一、分類與基本特征

埃希氏菌屬包含5個種,其中大腸埃希氏菌(E. coli)最為常見且與人類關系密切,俗稱大腸杆菌。該菌屬成員為革蘭氏陰性短杆菌,大小約1–3 μm × 0.4–0.7 μm,無芽孢,多數有周生鞭毛和菌毛,部分菌株有微莢膜。

二、生物學特性

  1. 培養與代謝
    需氧或兼性厭氧,最適生長溫度37℃,pH 7.2–7.4。在普通培養基上形成光滑型菌落,能發酵多種糖類(如乳糖、葡萄糖)産酸産氣。
  2. 抗原結構
    含O(菌體抗原)、H(鞭毛抗原)和K(莢膜抗原)三種抗原,其中O抗原已發現170餘種,是血清學分型的基礎。
  3. 抵抗力
    耐低溫,在自然界(如水體、土壤)可存活數周至數月,但對高溫敏感(60℃ 15分鐘可滅活)。

三、生态分布與功能

大腸埃希氏菌是人和動物腸道的正常菌群,出生後數小時即定殖于腸道,參與維生素合成和抑制病原菌。其隨糞便排出後廣泛分布于自然界,常作為糞便污染的衛生指标(如飲用水檢測)。

四、緻病性

盡管多數為共生菌,但特定血清型可緻病:

  1. 腸道感染
    分為5類緻病型,包括腸産毒型(ETEC)、腸侵襲型(EIEC)、腸緻病型(EPEC)、腸出血型(EHEC,如O157:H7)和腸集聚型(EAEC),分别引起腹瀉、出血性結腸炎等。
  2. 腸道外感染
    當進入泌尿系統、血液等部位時,可能引發尿路感染、敗血症等機會性感染。

五、醫學與研究意義

  1. 耐藥性
    易通過質粒獲得耐藥基因,對磺胺類、鍊黴素等抗生素可能産生耐藥性。
  2. 科研應用
    作為微生物遺傳學研究的模式生物,如基因工程和細菌接合機制研究。

埃希氏菌屬是腸道微生态和公共衛生領域的關鍵研究對象,其代表種大腸埃希氏菌兼具共生與緻病雙重特性。理解其生物學特性和緻病機制對疾病防治、環境衛生監測及基礎科研具有重要意義。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氨磺酸氨基丙苯膀胱增大材料庫存電花電覺縫線膿腫複合三段論複制型黑姆霍耳茨氏線環鋸交互程式設計激磁繞組結晶紫溶液機器故障時間快速混練機奎諾醛濾泡的馬镫鐵奶油計偏磷酸錳輕質混凝土驅氣孔熱變形絨蠹屬沙利比唑酮食管閉鎖天氣圖體積測定同步轉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