酚醛樹脂英文解釋翻譯、酚醛樹脂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bakelite; phenol formaldehyde resin; phenolic resin
相關詞條:
1.phenolaldehyderesin 2.phenolformaldehyderesin 3.PFresins 4.Alnovol
分詞翻譯:
酚的英語翻譯:
【化】 phenol; phenylic acid
【醫】 carbolic acid; hydroxybenzene; phenic acid; phenol; phenyl alcohol
phenyl hydrate; phenylic acid; phenylic alcohol
醛樹脂的英語翻譯:
【醫】 aldehyde resin
專業解析
酚醛樹脂(Phenolic Resin)是一種由苯酚類化合物與醛類(通常為甲醛)通過縮聚反應形成的高分子合成材料,其化學通式為$text{(C}_6text{H}_5text{OH·CH}_2text{O)}_n$。它是首個實現工業化生産的合成樹脂,具有三維網狀結構,屬于熱固性聚合物。
-
化學合成與結構
酚醛樹脂的合成基于苯酚(Phenol)和甲醛(Formaldehyde)在酸性或堿性催化劑作用下的縮聚反應。酸性條件下生成線型結構的“諾伏拉克樹脂”(Novolac),需添加交聯劑固化;堿性條件下則生成體型結構的“貝克萊特樹脂”(Bakelite),可自發形成三維網絡。
-
特性與性能
該材料以耐高溫(長期使用溫度達150–200°C)、高機械強度、優異的電絕緣性和耐化學腐蝕性著稱。其阻燃性源于分子結構中穩定的苯環和亞甲基橋鍵。
-
主要應用領域
- 膠粘劑:用于木材加工、砂輪制造;
- 模塑料:生産電氣配件、汽車零部件;
- 塗料與覆銅闆:作為耐高溫塗層或電子基材;
- 耐火材料:添加于摩擦材料、隔熱層中。
- 曆史與命名
1907年,比利時化學家利奧·貝克蘭(Leo Baekeland)發明酚醛樹脂并實現商業化,命名為“Bakelite”,開啟了合成高分子材料的新紀元。該技術被美國化學會列為“國家曆史化學地标”。
網絡擴展解釋
酚醛樹脂(Phenolic Resin),俗稱電木,是一種由苯酚與甲醛在酸或堿性催化劑作用下縮聚而成的合成樹脂。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1.基本性質
- 化學組成:化學式為C₇H₆O₂,分子量約122.12,CAS登錄號9003-35-4。
- 物理形态:通常為無色或黃褐色透明固體,市售産品常添加着色劑呈多種顔色,形态包括顆粒或粉末狀。
- 溶解性:不溶于水,但可溶于丙酮、酒精等有機溶劑。
2.分類與合成
- 熱固性 vs 熱塑性:
- 熱固性:在高溫下固化後形成三維交聯結構,不可逆,耐高溫性能突出(200℃以下穩定)。
- 熱塑性:可反複加熱軟化,需外加交聯劑固化,機械強度較高。
- 合成反應:
$$text{苯酚} + text{甲醛} xrightarrow{text{催化劑}} text{酚醛樹脂}$$
酸性或堿性條件下縮聚,生成線型或體型聚合物。
3.核心特性
- 耐熱性:高溫下結構穩定,殘碳率超過50%,適用于耐火材料、鑄造模具等。
- 耐化學性:耐弱酸弱堿,但遇強酸分解、強堿腐蝕。
- 機械與電性能:固化後機械強度高(抗壓、抗拉),且絕緣性優異,廣泛用于電器部件。
- 粘結性:對金屬、木材等基材黏附力強,常用作膠黏劑。
4.應用領域
- 工業材料:防腐蝕工程、砂輪片、耐火材料。
- 電子與電器:電路闆(早期)、絕緣部件。
- 鑄造與汽車:砂芯黏結劑、刹車片等耐高溫部件。
5.曆史與改性
- 起源:1872年首次合成,是最早的商業化合成樹脂之一。
- 改性方向:通過添加組分可提升耐堿性、耐磨性等,適應不同需求。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搜狗百科(-4)及鑄造領域應用分析。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表現标準産品成本卡筆倒握法鼻肌橫部償債基金現金出入口疊加法敵視鬥嘴歌詞集工程國際貿易的障礙疥狀睑緣炎進程主機進行性内障金屬穿透阻力計算機輔助探測棱形柱零件備忘錄力因數鋁英石美元區内耀電流平滑肌張力障礙期初庫存在産品成本事實檢索雙烯丙基化三硫順磁共振同側性視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