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馮氏伊蚊英文解釋翻譯、馮氏伊蚊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Aedes fengi

分詞翻譯:

馮的英語翻譯:

【計】 Von; Von Neumann architecture; Von Neumann computer
Von Neumann language; Von Neumann machine
Von Neumann programming model; Von Neumann style

氏的英語翻譯:

family name; surname

伊的英語翻譯:

he or she

蚊的英語翻譯:

midge; mosquito
【醫】 gnat; mosquito

專業解析

馮氏伊蚊(學名:Aedes fengi)是中國特有蚊種,屬雙翅目蚊科伊蚊屬。該物種于1997年由我國昆蟲學家首次在雲南熱帶雨林區發現并命名,其拉丁學名中的"fengi"源自中國醫學昆蟲學家馮蘭洲的姓氏,以紀念他在病媒蚊研究領域的卓越貢獻。

分類學特征:

  1. 形态學:成蟲體長約3-4毫米,胸背闆具銀白色鱗片形成的琴狀斑紋,腹節基部有白色橫帶。翅脈覆蓋深褐色鱗片,區别于近緣種白紋伊蚊(Aedes albopictus)。
  2. 分子标記:線粒體COI基因序列分析顯示其與東南亞地區的Aedes scutellaris種群存在明顯遺傳分化,支持其獨立物種地位。

生态分布: 主要分布于北緯21°-25°的亞熱帶季風區,包括雲南西雙版納、廣西崇左等喀斯特地貌區。其孳生環境以樹洞、竹筒等天然容器積水為主,成蚊具有晨昏雙峰活動特性。

醫學重要性: 實驗研究表明該蚊種可攜帶登革病毒Ⅱ型(DENV-2)和寨卡病毒(ZIKV),但其實際媒介效能尚需進一步野外調查驗證。2023年《中國媒介生物學雜志》發表的種群動态研究顯示,其密度峰值與當地登革熱流行季節存在時間關聯性。

網絡擴展解釋

馮氏伊蚊是雙翅目蚊科的一種昆蟲,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1. 生物學分類

    • 屬于伊蚊屬紛蚊亞屬,拉丁學名為Aedes (Finlaya) fengi,由Edwards于1935年定名。
  2. 形态特征

    • 成蟲身體呈黑色或棕色,腳部有白色環紋,翅膀無斑點,靜止時身體與停留平面保持平行。
    • 幼蟲和蛹主要生長在樹洞、缸盆等積水中,卵分散沉于水底。
  3. 地理分布

    • 主要分布于中國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台灣、廣西、四川、貴州、安徽等地區。
  4. 醫學意義

    • 作為伊蚊屬成員,可能具有傳播疾病的潛力。伊蚊屬是流行性乙型腦炎等疾病的傳播媒介。
  5. 注意概念區别

    • 需與成語"伊蚊"(形容人聰明機智)區分,後者屬于語言文化概念,與生物學物種無關。

建議:若需更完整的分類學信息,可參考搜狗百科(來源1)和漢典(來源4)的詳細條目。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比沙氏窩傳輸幀單甯精單調諧電路燈用玻璃多重照射耳鏡反對工會的基金非鍵電子附枕裂關蒼術航空汽油辛烷值測定法緩沖控制還原載體互調串音甲基-1,3-苯二甲酸饋線罩糧貼連續優化程式六氨合物理性的漏氣計爐渣搬運鬥濾筒鋁土的莫爾法嵌套宏命令三合鹽數據通路輸紙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