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因子雜合體英文解釋翻譯、二因子雜合體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diheterozygote; dihybrid
分詞翻譯:
二的英語翻譯:
twin; two
【計】 binary-coded decimal; binary-coded decimal character code
binary-to-decimal conversion; binary-to-hexadecimal conversion
【醫】 bi-; bis-; di-; duo-
因子的英語翻譯:
factor; gene
【化】 factor
【醫】 factor
雜合體的英語翻譯:
【醫】 heterozygote
專業解析
二因子雜合體的定義(漢英對照)
中文:二因子雜合體(èr yīn zǐ zá hé tǐ)
英文:Dihybrid Heterozygote
指生物個體在兩對等位基因上均處于雜合狀态(如基因型 AaBb),即兩對基因均包含顯性和隱性等位基因的組合。該術語源于孟德爾遺傳學,用于描述涉及兩對性狀的雜交實驗中的子代遺傳特征 。
遺傳學機制
-
基因型特征
- 以豌豆實驗為例:若親本為黃色圓粒(YYRR)與綠色皺粒(yyrr)雜交,子一代(F₁)均為二因子雜合體 YyRr,表現為雙顯性性狀(黃色圓粒)。
- 遵循自由組合定律:兩對等位基因的分離與組合互不幹擾,産生4種配子(YR、Yr、yR、yr),比例為1:1:1:1。
-
表型與基因型比例
- F₁自交後,子二代(F₂)出現9:3:3:1的表型比例:
- 9份雙顯性(如黃色圓粒)
- 3份顯性-隱性(如黃色皺粒)
- 3份隱性-顯性(如綠色圓粒)
- 1份雙隱性(如綠色皺粒)。
應用與意義
- 遺傳多樣性研究:解釋多性狀雜交中變異的來源,為作物育種(如抗病性與高産性狀的組合)提供理論依據 。
- 醫學遺傳學:分析兩種遺傳病(如糖尿病與高血壓)的共遺傳模式,評估後代患病風險 。
權威參考文獻
- 《遺傳學原理》(Principles of Genetics)
- Snustad, D. P., & Simmons, M. J. (2015). John Wiley & Sons.
- 鍊接:Wiley線上圖書館
- 孟德爾原始論文英譯本
- Mendel, G. (1866). Experiments on Plant Hybridization.
- 來源:哈佛大學數字典藏(點擊查看)
- 《分子細胞生物學》(Molecular Cell Biology)
(注:以上鍊接為示例性權威來源,實際引用需确保鍊接有效)
網絡擴展解釋
“二因子雜合體”是遺傳學中的術語,結合“雜合體”的基本定義和“二因子”的擴展含義,可解釋如下:
1.基本定義
- 雜合體:指由顯性基因和隱性基因的配子結合形成的合子發育而成的個體,其基因型為雜合狀态(如Aa),無法穩定遺傳,自交後代會發生性狀分離。
- 二因子:指涉及兩個獨立的基因位點(即兩對等位基因),例如基因型為AaBb的個體,在兩個不同基因位點上均為雜合狀态。
2.遺傳特征
- 基因型特點:每個基因位點含顯性和隱性等位基因(如A和a、B和b),兩對基因獨立存在,遵循孟德爾自由組合定律。
- 配子形成:減數分裂時,兩對基因獨立分配,可能産生4種配子(AB、Ab、aB、ab)。
3.後代性狀分離
- 自交結果:若兩對基因獨立且顯性完全,自交後代表型比例通常為9:3:3:1,例如:
- 9/16顯性表型(AB)
- 3/16(Abb)、3/16(aaB)
- 1/16隱性表型(aabb)。
4.應用與意義
- 用于研究基因互作、連鎖遺傳等現象,是經典遺傳學實驗的重要模型。
參考資料
- 雜合體的核心定義參考自高權威性網頁,其他網頁補充了拼音和結構信息。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安息日膀胱石變形天花不平衡誤差大骨盆刀口銳利等傾斜的電耦電子束丁二酰膽鹼端接線條獨一無二的例子規避者國際戰犯法庭赫-福二氏法會陰撕裂浸漬裝置可編目永久文件密集橋亞胺氣墊征熱帶深膿疱設備頁面十進制碼石棉水泥闆瘦長型的桶襯退熱浴維護控制數據寄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