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因子杂合体英文解释翻译、二因子杂合体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医】 diheterozygote; dihybrid
分词翻译:
二的英语翻译:
twin; two
【计】 binary-coded decimal; binary-coded decimal character code
binary-to-decimal conversion; binary-to-hexadecimal conversion
【医】 bi-; bis-; di-; duo-
因子的英语翻译:
factor; gene
【化】 factor
【医】 factor
杂合体的英语翻译:
【医】 heterozygote
专业解析
二因子杂合体的定义(汉英对照)
中文:二因子杂合体(èr yīn zǐ zá hé tǐ)
英文:Dihybrid Heterozygote
指生物个体在两对等位基因上均处于杂合状态(如基因型 AaBb),即两对基因均包含显性和隐性等位基因的组合。该术语源于孟德尔遗传学,用于描述涉及两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的子代遗传特征 。
遗传学机制
-
基因型特征
- 以豌豆实验为例:若亲本为黄色圆粒(YYRR)与绿色皱粒(yyrr)杂交,子一代(F₁)均为二因子杂合体 YyRr,表现为双显性性状(黄色圆粒)。
- 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两对等位基因的分离与组合互不干扰,产生4种配子(YR、Yr、yR、yr),比例为1:1:1:1。
-
表型与基因型比例
- F₁自交后,子二代(F₂)出现9:3:3:1的表型比例:
- 9份双显性(如黄色圆粒)
- 3份显性-隐性(如黄色皱粒)
- 3份隐性-显性(如绿色圆粒)
- 1份双隐性(如绿色皱粒)。
应用与意义
- 遗传多样性研究:解释多性状杂交中变异的来源,为作物育种(如抗病性与高产性状的组合)提供理论依据 。
- 医学遗传学:分析两种遗传病(如糖尿病与高血压)的共遗传模式,评估后代患病风险 。
权威参考文献
- 《遗传学原理》(Principles of Genetics)
- Snustad, D. P., & Simmons, M. J. (2015). John Wiley & Sons.
- 链接:Wiley在线图书馆
- 孟德尔原始论文英译本
- Mendel, G. (1866). Experiments on Plant Hybridization.
- 来源:哈佛大学数字典藏(点击查看)
- 《分子细胞生物学》(Molecular Cell Biology)
(注:以上链接为示例性权威来源,实际引用需确保链接有效)
网络扩展解释
“二因子杂合体”是遗传学中的术语,结合“杂合体”的基本定义和“二因子”的扩展含义,可解释如下:
1.基本定义
- 杂合体:指由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的配子结合形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其基因型为杂合状态(如Aa),无法稳定遗传,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 二因子:指涉及两个独立的基因位点(即两对等位基因),例如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在两个不同基因位点上均为杂合状态。
2.遗传特征
- 基因型特点:每个基因位点含显性和隐性等位基因(如A和a、B和b),两对基因独立存在,遵循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
- 配子形成:减数分裂时,两对基因独立分配,可能产生4种配子(AB、Ab、aB、ab)。
3.后代性状分离
- 自交结果:若两对基因独立且显性完全,自交后代表型比例通常为9:3:3:1,例如:
- 9/16显性表型(AB)
- 3/16(Abb)、3/16(aaB)
- 1/16隐性表型(aabb)。
4.应用与意义
- 用于研究基因互作、连锁遗传等现象,是经典遗传学实验的重要模型。
参考资料
- 杂合体的核心定义参考自高权威性网页,其他网页补充了拼音和结构信息。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