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三碳英文解釋翻譯、二氧化三碳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carbon suboxide
分詞翻譯:
二氧的英語翻譯:
【化】 dioxygen
化的英語翻譯:
burn up; change; convert; melt; spend; turn
三的英語翻譯:
three; several; many
【計】 tri
【化】 trimethano-; trimethoxy
【醫】 tri-
碳的英語翻譯:
carbon
【化】 carbon
【醫】 C; carbon; carboneum
專業解析
二氧化三碳,中文對應的标準英文術語為Carbon Suboxide,化學式為C₃O₂。它是一種結構特殊、性質活潑的無色氣體,在化學領域具有特定意義和應用。以下從漢英詞典角度對其詳細解釋:
一、 基本定義與化學結構
- 化學組成:二氧化三碳由三個碳原子和兩個氧原子構成,分子式為 C₃O₂。其結構可表示為O=C=C=C=O,呈直線型對稱結構,包含累積雙鍵(兩個雙鍵共享一個碳原子)。
- 命名依據:中文名“二氧化三碳”直接反映了其分子組成(三份碳、兩份氧)。英文名“Carbon Suboxide”中的“Suboxide”意指“低價氧化物”,表明其氧含量低于完全氧化的産物(如二氧化碳 CO₂)。
二、 物理與化學性質
- 物理特性:常溫常壓下為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熔點 -111.3°C,沸點 6.8°C,密度大于空氣。
- 化學活性:
- 不穩定性:易聚合,尤其在光照、加熱或接觸堿金屬時,可生成紅色或棕色聚合物。
- 水解反應:與水反應生成丙二酸(Malonic Acid, HOOC-CH₂-COOH),這是其重要特性之一。
- 強親電性:分子中的累積雙鍵使其具有高反應活性,易與親核試劑(如胺、醇)發生加成反應。
三、 存在與制備
- 天然存在:在星際介質和彗星中檢測到痕量存在,是宇宙化學研究對象之一。
- 實驗室制備:通常通過脫水丙二酸或其衍生物制得。例如,用五氧化二磷(P₄O₁₀)在低溫下脫水丙二酸:
$$ ce{HOOC-CH2-COOH ->[P4O10][-H2O] O=C=C=C=O} $$
四、 應用與意義
- 化學合成中間體:用于合成雜環化合物、醫藥中間體及高分子材料單體。
- 理論研究價值:其獨特的累積雙鍵結構是研究不飽和化合物反應機理和電子結構的模型分子。
- 天體化學意義:作為星際空間中的含碳分子,對研究宇宙中有機分子的形成與演化有重要價值。
權威參考來源(基于術語定義與化學共識):
- 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 (IUPAC):提供标準化學命名法,确認“Carbon Suboxide”為 C₃O₂ 的正式名稱。
- 《化學術語》中文标準:中國化學會審定,“二氧化三碳”為 C₃O₂ 的規範中文譯名。
- 《無機化學》權威教材(如格林伍德《元素化學》):詳細闡述其結構、性質與制備方法。
注:由于未能檢索到可直接引用的線上權威詞典或數據庫鍊接,以上内容基于化學領域公認的專業知識、标準命名規範及經典教材編寫,确保術語解釋的準确性與權威性。
網絡擴展解釋
二氧化三碳是一種無機化合物,其化學式為C₃O₂,分子量為68.03,CAS號為504-64-3。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1.基本性質
- 化學式與結構:二氧化三碳的分子式為C₃O₂,結構為三個碳原子與兩個氧原子交替連接(O=C=C=C=O),屬于直鍊型分子。
- 别名:又稱“次氧化碳”“丙二烯二酮”,英文名為carbon suboxide或tricarbon dioxide,其他名稱包括1,3-Allenedione等。
2.物理特性
- 狀态與外觀:常溫下為無色氣體,具有高折射率和刺激性芥末氣味。
- 熔沸點:熔點為-111.3℃,沸點為6.8℃(在标準大氣壓下)。
- 密度:液态密度約為0.906 g/cm³。
3.化學性質與反應
- 聚合性:易發生聚合反應,尤其在加熱時會分解為二氧化碳和碳單質。
- 水解反應:與水反應生成丙二酸(HOOC-CH₂-COOH),與氨反應則生成丙二酰胺(NH₂OC-CH₂-CONH₂)。
4.用途
- 主要用于制備丙二酸鹽(如丙二酸鈉),也可用于改進纖維材料的染色性能。
5.其他信息
- 發現曆史:1873年由化學家Brodie通過一氧化碳放電首次制得。
如需更詳細數據(如光譜信息或安全規範),可參考化學數據庫(如CAS號504-64-3)或權威文獻。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被回避的法官并行測試層片硬結常溫自硬樹脂粘結劑程控邏輯猝滅截面吊物工人低電平奪去感覺性代謝幹擾光譜海口甲丙氨酯急拉精神性啞矩陣驅動可交換系統空氣試驗雷達海裡累積塑性應變泡罩蒸餾塔配管設計強健軟骨素硫酸塞貝克系數雙調和算子雙重外殼四氯化苯送禮隨其